不同中耕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大豆生长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早春低温、土壤保墒能力差是导致大豆单产水平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提高土地生产力,研究玉豆轮作模式下不同中耕措施对大豆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大豆生长、产量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大豆产量稳定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鹤山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于2020—2021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黑河43为试验材料,在2020年设置4种不同的中耕处理:常规培土(T1)、提前培土(T2)、常规深松(T3)和提前深松(T4);于2021年在提前深松的基础上补充T5处理(V4-V5期深松)和T6处理(V4-V5期培土),共计6种不同的中耕措施,系统分析了中耕对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特性及大豆形态、光合特性、植株养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中耕时间和深度的调整均可改善土壤水热条件和土壤物理性状,中耕深度是影响土壤物理结构的主要因素。在中耕深度相同的条件下,提前中耕可快速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土壤中细粉粒和黏粒的生成与保存;在中耕时间相同的基础上,深松对土壤的增温保墒效果更为明显,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中黏粒的含量,具体表现为: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的土壤温度、湿度分别提高5.51%-6.52%、4.86%-6.85%,容重降低16.67%(P<0.05);提前深松处理(T4、T5、T6)的土壤温度、湿度、孔隙度均显著高于T2处理。提前深松处理中,在V4-V5期将深松和培土相结合的效果最佳,深松和培土相比较,深松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更大。(2)提前中耕和深松均可提升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不同中耕处理中,T4处理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和稳定性最优。在中耕深度相同的条件下,T2处理较T1处理显著提高了V5-R2期MWD、R2-R6期的GMD指数及R8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与T3处理相比,T4处理显著增加了V5期的MWD指数、V5-R6期的GMD指数及R6-R8期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在中耕时间相同的基础上,深松可显著提高土壤>0.25mm团聚体的数量和0.25-2mm水稳性团聚体的占比,不同处理R6期团聚体稳定性指标(MWD和GMD指数)具体表现为:T3>T1、T4>T5>T6>T2,其中T3处理较T1处理的显著提高17.43%,T4处理较T2处理显著提高13.60%。(3)提前深松可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有效性。比较不同中耕措施,与T1处理相比,提前深松(T4、T5、T6)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碳、氮及无机氮和速效磷、钾的含量,并显著提高土壤有机氮矿化的能力。其中,T4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在V5期迅速提升且延续时间最长,保持着较高的矿化速率常数和最高的氮素矿化潜力,其铵态氮含量和硝态氮含量与T1处理最高相差2.97 mg/kg和3.09 mg/kg,速效磷、钾的增幅达到18.48%-22.98%、10.49%-10.77%,比较中耕时间和中耕深度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发现,中耕深度对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养分的影响更大。(4)不同中耕措施下大豆田土壤共测得9种细菌优势种群和8种真菌优势种群,其中变形菌门(Protep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主要的优势细菌种群、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是主要的真菌优势种群。中耕时间和深度均对土壤微生物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提前中耕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物种丰度,而深松则具有加大优势种群、增加部分有益菌属的比例和均匀程度的作用;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及Beta多样性分析得出,T4处理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高,不同中耕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依次为T4>T3>T2>T1,深松对真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在深松的基础上提前中耕时间使真菌种群的响应更敏感,从而降低真菌种群丰度的相似性。(5)不同中耕措施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显著,提前中耕和深松均增加了大豆植株养分的含量,深松更有利于植株养分在生殖生长阶段向籽粒运移。在相同中耕深度的条件下,T2处理较T1处理的R6期株高、叶面积、茎粗、及SPAD值分别提高5.06%-10.57%、16.86%-21.93%、2.39%-6.81%;与T3处理相比,T4、T5、T6处理显著提高R6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净光合速率(Pn)和R8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及大豆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相同中耕时间的条件下,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R6期株高、叶面积指数和根长显著提高5.02%-6.42%、8.97%-13.19%和19.95%-27.28%,R5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同化贡献率分别提高34.38%-49.75%和7.70%-32.95%;与T2处理相比,T4、T5、T6处理R6期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Pn)、R5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同化贡献率和产量显著增加。比较不同中耕措施,与T1处理相比,T4处理R6期各形态指标、干物质积累量及大豆产量均显著提高,其中T4处理净光合速率(Pn)提高29.68%-34.15%、产量增幅达18.71%-19.36%。
其他文献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目前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会影响土壤质量、药剂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而生物防治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也是绿色防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筛选对马铃薯黑痣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并通过盆栽试验揭示拮抗细菌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机制。试验
学位
随着牛场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牛群活动范围逐渐变小,若不去角会导致奶牛间的攻击,甚至会对饲养人员造成伤害,严重限制了牛场的经济发展。现阶段牧场一般使用烧烙、去角膏等方法,通过破坏牛角真皮和周围组织,来遏制牛角的继续生长。去角过程对犊牛是痛苦的,通常伴随着应激和急性疼痛,且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为缓解去角疼痛,多数研究者热衷于止痛方案,却少有人研究去角对低日龄犊牛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行为、
学位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以及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随着我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而日益凸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成为当前亟需处理的紧要问题。实际上,我国专利保护领域一直都面临“侵权易、举证难、赔偿低”的司法困境,侵权行为人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不断侵害他方有效专利,从而严重影响到创新的可持续性发展。为遏制专利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继《民
学位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 V)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能够引起严重的猪急性腹泻综合征(SADS)。临床突出表现为新生仔猪急性消化道症状,死亡率高达90%以上。该病毒与其它冠状病毒一样具有四种主要的结构蛋白(S、M、E、N),其中M蛋白具备多重生物学意义,是重要的结构蛋白,然而目前关于SADS-Co V-M蛋白生物学特性及相关研究的文章却鲜有报道。基于此,为明确SADS-C
学位
菌核病是向日葵产业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化学防控是目前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已登记的杀菌剂存在长期单一使用等问题,致使部分地区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产生了抗药性,利用不同作用机理杀菌剂进行复配是有效延缓核盘菌抗药性产生的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将啶酰菌胺与咪鲜胺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进行复配,初步探索啶酰菌胺与咪鲜胺混配
学位
我国规模化牧场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牧场使用自动监测设备逐年增多,在生产管理上为奶牛发情、同期配种、分群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生产管理系统中持续监测数据并没有充分的为牧场生产实践所用,大部分数据仍需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度挖掘服务于生产实践。本试验基于规模化牧场1自动监控系统下奶牛患有常见四类疾病(繁殖类疾病、消化类疾病、蹄病、呼吸系统疾病)确诊前20天的持续监测数据包括产奶量、活动量和反刍时
学位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成虫寄生于犬、猫和人等哺乳动物的肝胆管中,引起华支睾吸虫病。目前,该病全世界约有3500多万人感染,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流行。中国大约有1300万人被感染,黑龙江、吉林、广东和广西等27个省市均有流行,因此,对于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控刻不容缓。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金标准是通过粪检检出虫卵,但这种方法敏感性较低,容易造成漏检,不适
学位
全沟硬蜱(Ixodes persalcatus)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北方林区的一种硬蜱,是黑龙江省的优势蜱种之一,可携带并传播多种病原体,严重威胁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但目前关于全沟硬蜱分子分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在黑龙江省林区开展全沟硬蜱的种群分化及遗传多态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全沟硬蜱携带梨形虫与伯氏疏螺旋体的情况进行调查,为梨形虫病与莱姆病的防控提供可靠数据。本研究于2021年4~8月期间
学位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引起奶牛发情周期延长,不易受胎等症状,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本试验通过建立一种中药复方,来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产生治疗作用。首先利用网络学,对中药复方的治疗机制进行初步预测;并通过发酵方式,来提高其治疗效果,并通过体外试验进行验证;最终通过临床试验证明该中药复方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用。旨在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复方提供参考与科
学位
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gen)]具有喜聚集、善迁飞、食量大、食性广杂等特点,喜食玉米、水稻、燕麦草、莎草等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富含大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具有食用、饲用、药用、观赏等多种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的剩余部分,由于回收利用率低,经常被随意堆放、丢弃,也被视为废弃物,但其也是可被再利用资源之一。蝗虫食性偏好嗜食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