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施用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养分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zxjzxjzxjzxjzx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平原农田面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土壤肥力降低等问题,提升农田土壤的质量迫在眉睫。生物炭是一种新兴的土壤添加剂,在改善土壤肥力与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亟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生物炭施用水平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物理、化学、生物组分)、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的变化,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确定土壤有机碳组分影响养分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求生物炭影响土壤肥力的原因,明确生物炭的合理施用量,为生物炭在华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土壤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生物炭施用量为 0(BOF)、5(B5F)、10(B10F)、20(B20F)t/hm2 条件下,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呈现B20F>B10F>B5F>B0F趋势。轮作体系下,B10F和B20F处理TOC含量较B0F处理可显著提高20.62%~49.13%。生物炭施用使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生物组分均得到提高。其中,物理组分的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MAC)、微团聚体有机碳(MIC)和未成团粉黏粒有机碳(NAC)含量均呈现B20F>B10F>B5F>B0F的趋势,B20F处理与B0F处理相比显著提高34.23%~49.87%。土壤轻组游离态有机碳(LFOC)、大团聚体重组有机碳(MAH)、微团聚体重组有机碳(MIH)、未成团粉黏粒重组有机碳(NAH)含量也均呈现B20F>B10F>B5F>B0F的趋势,其中MIH含量增幅最大,施用生物炭较不施生物炭平均提高41.12%。化学组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加大呈现单峰形变化规律,在B5F处理达到最大值,较B0F处理显著提高70.83%~77.21%。土壤不同活性易氧化有机碳(LOC)含量则呈现B20F>B10F>B5F>B0F的趋势,B20F处理较B0F处理显著提高16.51%~72.41%。生物组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与TOC含量变化规律基本相同,B20F处理较B0F处理显著提高56.89%~57.70%。(2)夏玉米-冬小麦轮作条件下,0~20 cm 土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主要表现为B20F>B10F>B5F>B0F的趋势,施用生物炭处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夏玉米和冬小麦的成熟期分别增长7.95%~29.55%、3.70%~14.81%、3.61%~12.82%。0~100 cm 土体中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夏玉米和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内主要呈现B5F>B10F>B20F>B0F的趋势,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主要在40~60 cm 土层出现累积,土壤有效磷主要在40~60 cm和60~80 cm 土层出现累积。(3)土壤有机碳组分之间(除DOC外)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各组分之间存在共性。通径分析表明,土壤NAC是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土壤MAC是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的主要影响因素。(4)生物炭施用均提高了夏玉米和冬小麦的产量,添加量不同的条件下,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呈现单峰形变化规律,夏玉米产量于B10F处理达到最大值11 480.44 kg/hm2,B5F处理为11 217.72 kg/hm2,两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与B0F处理相比分别显著提高14.38%、1 1.76%;冬小麦产量在B5F处理达到最大值8 221.99 kg/hm2,与BOF处理相比显著增产17.02%。综上,施用生物炭有效提高土壤TOC及物理、化学、生物组分,同时提高土壤养分并促使作物增产。土壤NAC是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全量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MAC是有效态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作物增产角度看,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施用5 t/hm2生物炭较为合适。
其他文献
目的: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Humphrey视野计检测患者黄斑区、乳头周围血管灌注情况、结构变化及视野损害情况,比较这些参数在不同程度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差异。通过分析血管密度(VD)、结构指标与视野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比较不同OCTA参数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诊断效能,评估OCTA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在2020年7月至2020年1
对虾分级是对虾捕捞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对虾品质区分和进行高效机械化自动剥壳的必备条件,分级精度影响到后续工序和分装质量。研究能够高效精准分级对虾的自动化设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南美白对虾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分级区间无法满足规范标准要求,分级精度较低,为保证分级精度需牺牲分级效率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对虾的尺寸特征和对辊式分级原理,分析影响分级精度和分级效率的关键技术问题,设计分级机关键装置、机构和控
目的:1.观察分析在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s,IMH)的手术治疗中,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填塞与否对术后视功能、黄斑区微结构及闭合率的影响。2.观察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中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入院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27例(27眼),排除高度近视、眼外伤
目的:妊娠期由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清除能力减弱。本文旨在探讨HPV感染与妊娠相关疾病的联系,为临床预防、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20年12月前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以及维普、万方、知网等中文数据库所发表的关于HPV感染与妊娠相关疾病的文献。通过End Note X9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
化学防治是作物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病原物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导致田间防效下降,因此在新农药上市之前有必要开展病原物对杀菌剂的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以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已有研究报道发现,植物病原菌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抗性进化机制与田间抗性菌株间存在着遗传学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来自诱变因子、环境条件以及其它生物影响因素等。所以亟待研究植物病原菌在室内的抗性机制,筛选到与田间抗性菌株抗性机制
钙受体蛋白(CAS)定位于植物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前期研究发现CAS基因功能的缺失会引起拟南芥叶片衰老及开花时间提前,这与植物缺氮表现的叶片黄化及开花提前的生理现象比较类似,CAS是否参与拟南芥根系氮肥的吸收、转运及利用,鲜有文献报道。为揭示CAS如何参与植物氮素调节和开花过程,本论文以拟南芥为材料,通过表型观察、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进行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MEGA-X软件对40多种植物体
海洋和内陆渔业,包括水产养殖,是全球约8.2亿人的收入来源,涉及收获、加工、销售及分配等活动。我国作为水产养殖大国,亟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今后渔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对鱼类种类进行识别能够为渔业产业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同时对于水产品养殖、渔业加工产业、鱼类资源调查和保护生态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鱼类种类识别主要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传统上利用人工识别加工会造成劳动强度大和识别率低等问题
玉米(Zeamays L.)是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作为粮食、饲料和燃料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营养价值。干旱是植物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决定因素之一,干旱导致的玉米损失几乎等于所有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之和,且玉米在灌浆期受到干旱将导致籽粒灌浆不充分,从而导致玉米减产。根据国家数据统计,中国目前约有60%的地区(包括河北省的玉米主产区,位于中国北部)属于旱地农业,每年有20%-30%的玉米产量损
蔬菜穴盘育苗可延长生育期,集约管理、培育壮苗,穴盘播种和摆放是机械化育苗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育苗穴盘播种与穴盘摆放环节相互独立,穴盘播种地点固定、机械化程度高,但是播后育苗穴盘的整理、搬运与摆放作业仍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与播种环节极不匹配。人工搬运摆放穴盘易造成基质土和种子移位、跌落,影响育苗质量。鉴于此,本文设计了一款移动式穴盘育苗播种与摆放一体化装备,实现了播种与摆盘同步协调工
区块链仍处在发展的大好时期,但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被人利用在洗钱博彩等非法交易中。比特币作为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的区块链系统,经受了最多的争议。这些争议多数并不是否定技术本身,而是源自对比特币网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监管手段。比特币去匿名化作为一项研究,正是去认识分析比特币网络的发展现状乃至演变过程,并且对于区块链上具体账户实体的去匿名化,该识别工作还能够协助监管和调查取证,因此具有很高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