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明确了旅游业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更为新疆旅游业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由于新疆国土面积辽阔、地域差异极大,旅游资源、经济基础、基础设施等条件不尽相同,使新疆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并深刻影响到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限制了旅游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扶贫帮困中的特殊功能。综合分析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过程、格局和趋势,系统研究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分异规律,探索影响新疆旅游业均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控制变量,可为统筹新疆各地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优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布局,充分发挥旅游经济在缩小区域差距、提高各民族收入、减少及消除贫困中的特殊作用,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以新疆十五地州为空间单元,以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异为研究对象,根据旅游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及旅游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结合新疆旅游资源及旅游经济发展特点,采用单一指标分析和多指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异规律。首先,选择2003年(西部大开发)到2013年为特征时段,以各地州旅游总收入为主要评价因子,分别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测度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之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衡量了综合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接着从县域尺度研究新疆旅游经济空间分异规律,从空间自相关角度对2012年新疆旅游经济空间分异规律进行探讨,以使从多尺度多视角综合剖析新疆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3-2013年新疆入境旅游相对差异经历“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循环扩张过程,但变化幅度小于绝对差异。新疆国内旅游收入标准差也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且年均增长率大于入境旅游收入。说明新疆旅游经济空间分异较大且总体上呈不断扩大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内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间差异进一步扩大;疆内游占主导地位且对旅游经济空间差异贡献较小,入境游规模较小但是拉大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第二,新疆旅游经济空间演变呈现稳定的“核心-边缘”发展格局。以乌鲁木齐市、伊宁市为中心,沿北疆、南疆铁路向巴州、阿勒泰及喀什、阿克苏延伸,形成了以“伊宁-乌鲁木齐-库尔勒-阿克苏”为核心环线的“一核两翼”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冷、热点区域相对稳定且双向扩大,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由点而轴,由轴而面的双核化格局,表现出一种立体结构和网络态势。说明新疆旅游经济具有明确的空间依赖性,表现为城市等级规模、交通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等基本旅游条件对旅游经济发展及其空间分异起主导作用,旅游经济空间发展处于要素约束和路径依赖的初级阶段。第三,2012年新疆县域旅游经济整体上表现为空间集聚性强,两极分化明显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较低的地区周围也聚焦或跟随着经济水平较高或较低的地区,旅游经济空间分异具有典型的空间异质性,且空间差异性较大。局部上符合距离衰减和空间近邻效应,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以高值区核心城市为中心向沿交通网络向周边地区递减。冷热点分布集中而稳定,但冷点及相关区域占比较高。说明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深受地域辽阔、地域差异大的影响,表现明显的空间聚集和地区极化特征,其空间分异主要受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设施等综合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第四,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设施是决定和影响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旅游经济还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功效。新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应加强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通过政策引导、投资驱动、区域联动、产业跟进等综合措施,整体推进新疆各地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