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后温哥华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措施。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33例,根据骨折类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按Vancouver分类,A组B1型骨折11例,B组B2型骨折16例,C组B3型骨折6例,分别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生物型长柄假体或组合式全涂层翻修股骨假体翻修,联合钢丝捆扎,局部同种异体松质骨及同种异体骨骨板植骨。术后患者定期来院复查随访,复查影像学资料结合Harris评分综合评估。结果本组平均随访3.6(0.5~5.5)年,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髋关节活动良好,Harris评分平均85.5分。B1骨折组中1例术后因跌倒再次骨折而手术,B2骨折组中1例患者术后3年患肢疼痛,检查影像学出现假体松动下沉,行二次翻修手术。B3骨折组有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移植骨排异反应与感染,经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取出同种异体骨板,对症抗生素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检测血沉及C反应蛋白直至正常。3组中无深静脉栓塞、神经损伤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Vancouver分型是假体周围骨折比较简单实用的分类方法,合适的分型能简单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原则。在假体周围骨折临床病例中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B型较为常见,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者长柄假体翻修并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钢丝捆扎固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分别积极治疗。建议使用足够长度的假体柄,髓腔内紧密压配,辅助钢丝捆扎牢固固定以求取得最佳效果。假体周围骨折需要对诊断,临床分型和治疗原则有充分的理解,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以求取得最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