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人们的评价视野从注重评价的甄别、选拔作用转向激励、诊断、促进作用。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的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过程性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过程性成果、与学习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全面地的评价。通过走访发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对过程性评价的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是对过程性评价的内涵和设计方法不够了解。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以过程性评价理论研究作为基础,依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和特点,设计过程性评价方案。论文共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和课程培养目标,提出当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确定了研究的视角。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过程性评价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评价内容、评价特点、评价原则,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评价方案的设计。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模块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从划分教学内容模块、确定模块教学目标、选择评价内容、确定评价方式、评价的组织与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方案基本结构六个方面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第四部分为针对模块教学内容的过程性评价方案设计。选取高中信息技术两个教学模块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分析其教学目标及学情,设计评价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实施效果。第五部分为结语。通过调研及在评价中对学生和教师的了解,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开展不够广泛、深入,需要及时转变评价观念,提高评价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的方案设计方法,通过实践验证了评价方案具有可行性,同时提出了评价实施的相关建议。本研究在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中,看到过程性评价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但受限于主观和客观条件,该评价方案的实施只针对两个模块中的部分内容,没有涉及到整个必修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