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中国艺术学的学科发展角度探讨田野作业潮流涌现的必然性及学术价值,试图通过微观田野个案解读与宏观学科建构的双向审视,讨论以田野作业为基点的实证研究对中国现代艺术学学科发展的矫正作用与推进意义,并在学科交叉与学术生长的意义上探索艺术学与民俗学、人类学理念的深层对接。显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以田野作业为特征的艺术民俗学、艺术人类学仍将是中国现代艺术学体系富有活力的研究方向。各章简介:第一章《中国现代艺术学革新中的田野作业》1978以来的中国现代艺术学研究学术史梳理,经历了现代性与本土化的两次转向。特别是在艺术学本土化转向的过程中,以田野作业为基点的实证研究成为一条极富活力的支流。在学术史框架中理解田野作业潮流涌现的必然性,在学科整体价值的层面重新审视田野作业研究方法的普遍使用,是本章论述的重点。第二章《田野作业视野下的乡民艺术样态》何为田野作业,如何借助田野作业解决艺术问题。本章以西当峪村莱芜梆子剧团为个案,从村落语境中解读庄户剧团的生存逻辑。从而呈现出在田野作业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乡民艺术样态。分析莱芜梆子在西当峪落地生根的背景和原因。从职业科班到业余玩友到组建村落剧团的时空层次探讨莱芜梆子的村落定居之原因。进而从村落人文传统中寻找莱芜梆子迅速生长的深层原因。然后审视剧团在政治、经济、村落权力斗争等夹缝中的历史变迁,总结其深层逻辑。本章是由乡民艺术统领的村落民俗志的提炼,是对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具体实践。也是对田野作业为基点的实证研究艺术学的具体实践,也是现代艺术学新景观实际书写的具体努力。第三章《艺术学田野作业的价值与定位》从田野个案的分析经验出发,阐述乡民艺术主体书写方式的最新理念,“在地化”研究的深度价值。进而论述艺术学田野方法的长处与不足,归结到艺术学新景观的学科价值探讨,完成田野作业在当下与未来艺术学研究中可能的学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