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促成了我国企业破产法的产生与完善。四十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我国逐渐建立了市场化的企业破产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实体。关联企业作为在资金、经营等方面有着从属与控制关系的企业,相较于单体企业而言,能够将生产力集中到一定程度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收益的目的。然而,关联企业的产生与引进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促成了我国企业破产法的产生与完善。四十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我国逐渐建立了市场化的企业破产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实体。关联企业作为在资金、经营等方面有着从属与控制关系的企业,相较于单体企业而言,能够将生产力集中到一定程度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收益的目的。然而,关联企业的产生与引进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破产重整制度下,关联企业中复杂的法律关系不仅容易导致违法行为的产生,在法人人格高度混同的情形下,对其进行破产重整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在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控制企业与从属企业的债权人利益也无法获得平等保护。鉴于关联企业中控制企业能通过多种形式转移资产,其与从属企业间不当经济关系存在的可能性较大,关联企业破产重整对债权人的利益影响也十分重大。近年来,各地法院纷纷采用“实质合并”原则对关联企业进行破产重整,以提高破产效率,公平维护债权人利益。但由于实践中认定、操作的不同,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也不同。此外,正如美国对实质合并原则的运用中学者的发现,适用实质合并原则会将不同的债权人的债权合并清偿,会降低单独清偿状态下获得较高清偿率的债权人获得债权的可能,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因此,在中国的司法实践背景下,如何在关联企业破产重整中维护债权人利益也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角度,结合我国关联企业破产重整的情况,分析当下合并重整和司法指导性规定的现状,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对我国关联企业破产重整进行实证分析,并检讨司法指导性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应当如何在关联企业破产重整中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导论部分由问题的提出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路径与逻辑结构组成,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以基本理论入手,介绍关联企业破产重整中与债权人利益保护相关的理论。从保护合并重整中债权人的利益这一主题,介绍了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特殊性、理论依据,以及现阶段合并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遵循的原则,为下文债权人利益保护出现的问题及如何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对我国关联企业破产重整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关联企业破产重整的现状进行了整理与简要分析。其次,梳理其中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的问题。据此检讨我国关联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分析其中对债权人利益保护存在的不足,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为下文如何解决合并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存在的问题构建体系思路。第三章分析现有司法指导性规定中的实质合并制度,探究其中与债权人利益保护相关的规定,并提出其中不足之处进行检讨,为完善关联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构建实体性基础。第四章根据实证分析与制度检讨,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加强对关联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该部分结合了第一章的理论基础与第二章分析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建议。一是从实体角度而言,要建立合并重整实体制度;二是从程序角度来看,如何加强合并合并重整程序中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三是要建立破产违法事后责任追究机制,以惩戒性的手段防止合并重整损害债权人利益。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分析,对我国关联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中出现的不足进行整理。通过实证分析,试图使关联企业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在现有研究中更具有实践性;探究规范性文件中与合并重整债权人利益保护相关的规定,对实质合并制度进行检讨。并通过案例重整情况的比较,找出我国实践中对债权人保护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查找资料的限制,国内关联企业破产重整的具体重整计划及执行情况并不全面,可能导致实证分析结果存有一定的误差;此外,鉴于笔者水平有限,查找的国外文献中,对于专门研究如何保护关联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的文章较少,可能导致在对比分析上无法针对性地借鉴域外经验,需要在日后进一步学习和完善。
其他文献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当下对自己职业的认知与感受,同时也是教师建立和维持职业认同感的长期动态过程,建立积极的职业情感能够帮助教师规范教育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并获得幸福感。本研究选择西北地区S市一所公立初中S中作为田野研究地点,展开两个半月的田野调研,以访谈法为主,结合观察法,尝试回答三个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怀有怎样的职业情感,并如何展现?教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情感体验及变化?教师职业情感受哪些因素的影
建国以来汽车工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最重要产业之一。从刚开始工业基础薄弱到现在产销量位居世界首位,国内汽车工业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繁荣的背后,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却参差不齐,一方面,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做到了世界技术的领先位置,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逆向发动机已经配备在了哈弗系列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而另一方面,传统汽车工业在中外合资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重大判断,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就是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需加强。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增大,虽然制造业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制定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
本研究基于以下几个背景:一、企业单位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体建设单位,也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财政收入、提高就业率等的重要社会组织;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基本国情需要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承担与之地位相匹配的社会责任;三、大量研究表明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税负、税收政策、税收成本等税收因素密切相关,但未对税收因素背后的地方财政因素深入分析;四、在大力鼓励企业参与慈善事
2013年,我国习近平总书记对中亚和东亚各国进行友好访问时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并于2015年正式升级成为了国家规划。自此以后,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愈加频繁,但伴随而来的就是日渐增长的跨境税收问题。由于税收协定具有消除双重征税、打击跨国偷漏税行为、解决税收争议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世界各国普遍通过签订税收协定来处理国家之间的税收问题。对于“一带一路”内的国家来说,中外税收协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纠纷,无论成文法制定如何完备,也无法做到包揽一切。因此苏力等大批本土学者认为不能简单机械适用法律,还需要结合风土人情,民间习俗、行会惯例等一系列社会民间规范来解决纠纷,由此引发大批学者关于习惯法、民俗习惯等民间规范司法适用的研究。而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集民间规范,大量民俗习惯和村民自治等内容于一体的村规民约司法适用却少有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因而本文以村规民约的司法适用为研究对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全球经济一直处于深度调整期,从而全球的公司治理体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了顺应和应对全球化的大趋势,COSO委员会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整体框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于2017年发布了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不仅重新赋予了风险及企业风险管理新的内涵,更是深化了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关系的界定。通过对新旧框架的解读不难
金融脱媒最早起源于美国,别称叫做“金融去中介化”,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金融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首次出现金融脱媒情况,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此后发展迅速,这个现象的出现逐渐引起了我国大量经济学类学者的注意。在金融脱媒逐渐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我国长期作为金融市场中金融中介主体地位受到较大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结构和
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更加强调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其育人实效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效果。“三全育人”本质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原则,其多元要素及其关系形成了完整的开放系统。“三全育人”系统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等序参量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即伺服原理)决定了“三全育人”宏观结构
使命感与自驱力、坦诚与信任、愿景沟通、同理心与理性,是校长领导力的四个重要维度。校长领导力的核心是使命感与自驱力,校长与师生建立关系的基石是坦诚与信任,校长领导力的“关键技术”是愿景沟通,校长管理的秘诀是平衡同理心与理性。校长具备了优秀的领导力,学校就会逐步走向理想的教育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