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氯联苯(PCBs)在湖泊沉积物环境中分布特征的研究对于揭示其污染现状、使用历史、来源途径、迁移转化以及评价其对环境的潜在生态风险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选择我国西南地区典型高原湖泊——滇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了沉积物中PCBs的污染概况及演变规律,并对其来源作了初步分析,同时探讨了生态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运用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滇池沉积物中6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28, PCB52, PCB101, PCB138, PCB153和PCB180)。重点优化了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萃取温度为100℃和萃取时间为30min(升温和恒温各15min)条件下,以30mL正己烷:二氯甲烷(1:1,v:v)的混合溶液为萃取溶剂,萃取5g加标沉积物样品。本方法对PCB28, PCB52, PCB101和PCB138, PCB153, PCB180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3000 pg-g-1 (d.w.)和5-3000 pg-g-1 (d.w.),相关系数R2>0.98,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41.7-62.3 pg·g-1 (d:w.)、139.0-207.7 pg·g-1 (d.w.)。浓度水平为20ng·g-1(d.w.)的滇池沉积物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5.1%-93.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9%-12.8%(n=3)。采集滇池10个地表水国家监控断面的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所含6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浓度,以确定这个具有重要生态及地理意义的水体中PCBs的分布特征、历史趋势及使用来源。表层沉积物中∑PCB浓度范围为0.6~2.2 ng·g-1(d.W.),而柱状沉积物中每5cmm范围其浓度范围为N.D.~2.2 ng·g-1 (d.w.)。6种指示性PCBs在沉积物样品中呈现出相类似的分布特征规律,其中PCB28和PCB52占到了∑PCB浓度的67%以上。对于单个PCBs同系物来说,其浓度含量按照下列顺序依次降低:PCB28> PCB52> PCB101≈PCB138≈PCB153≈PCB180。组成特征与商品化Aroclors1242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可推断滇池区域的PCBs可能来源于Aroclors 1242的使用。分析测定柱状沉积物样品的垂直分布规律,两个明显的PCBs浓度波峰出现在顶部的流塑层以及20-25cm这一层位(对应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该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研究分析,可推断出当下仍存在着PCBs的污染源,正在不断污染着滇池区域,研究结果同样有效的反映出滇池区域内PCBs的历史使用规律。通过沉积物样品多层次的分析研究,最终得到的实验数据有助于滇池区域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政府官员掌握该区域PCBs相关的规律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助于人们开始着手治理滇池区域现存的PCBs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