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定48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及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以探讨联合检测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及D-二聚体浓度水平变化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急性肺栓塞的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经飞利浦25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确诊。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有无休克及低血压将其分为两组,即大面积肺栓塞组(massive PE)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non-massive P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比浊法对所有入选者血浆肌钙蛋白I、脑钠肽及D-二聚体进行定量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组间肌钙蛋白I(cTn Ⅰ)、脑钠肽(BNP)及D-聚体浓度水平的差异及观察比较两组右心功能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4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其中大面积肺栓塞组21例,非大面积肺栓塞组27例,大面积肺栓塞组血浆肌钙蛋白(cTn Ⅰ)、脑钠肽(BN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1.91±2.28)ng/ml、(507.90±59.09)pg/ml;非大面积肺栓塞组血浆肌钙蛋白Ⅰ(cTnI)、脑钠肽(BNP)平均值分别为(0.102±0.08)ng/ml、(59.44±11.53)pg/ml,大面积肺栓塞组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肺栓塞组D-二聚体浓度平均值为(557.80±65.64)ug/L,非大面积组为(549.92±47.60)ug/L,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大面积肺栓塞组中发生右心功能不全者16例(76.2%),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中发生右心功能不全者4例(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组病死率为28.6%,后组为3.7%,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血浆BNP.cTnI浓度水平在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浓度水平在两组中没有差异。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APE的排出诊断,联合应用脑钠肽(BNP).肌钙蛋白Ⅰ(cTnI)及D-二聚体浓度水平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APE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临床决策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