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中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飞速发展。快速的发展不仅标志着中国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的提高,更预示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将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外投资者涌入中国市场,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更加正规的渠道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这就促使中国外宣材料英译数量的大幅度提高。外宣材料介绍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为中外交流提供信息便利。考虑到外宣材料的严谨性和特殊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外宣材料的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进行专业研究,这为外宣材料翻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近些年来,青岛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因此译者选取《2014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实践和翻译批评研究。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包括五个部分:引言、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案例分析以及总结。前两个部分介绍了外宣材料以及原文的基本信息。在案例分析部分译者试图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分析。并在词法、句法层面以及普通文化负载词、四字格表达的翻译上做出具体分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以确保外宣材料翻译的准确性,提高读者对原文的理解。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认识到:首先,外宣材料的翻译应该把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作为首要任务;其次,在翻译过程中词汇的选择应该考虑不同的语境,句式也应该灵活多变;再次,考虑到外宣材料中存在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译者应该通过语境分析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例如意译和直译加注;最后,对不同年份外交部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译文的分析也有益于提高翻译的质量。译者希望可以为那些对青岛感兴趣的中外友人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英语翻译专业的同学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报告获得更多翻译外宣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