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以喘息、气促、胸闷、咳嗽为主症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本实验采用高效、简便的均匀设计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在波型(连续波)确定的情况下,不同电针强度、频率和时间对哮喘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的影响,探索上述三个治疗因素的刺激量与疗效的关系,探求电针治疗哮喘的最优量学选择。实验方法:将2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5只)、治疗组(6组,每组3只)。大鼠采用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大鼠在每次激发前按均匀设计安排表电针肺俞和肾俞。通过记录哮喘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和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4的含量,经统计学处理,以推断电针强度、频率、时间这三个因素对哮喘模型大鼠的疗效影响程度以及最优组合方案。实验结果:1、经卵蛋白致敏激发,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哮喘症状明显,引喘潜伏期短,抓鼻次数频繁,血清中IL-4明显增高,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哮喘症状减轻,引喘潜伏期、抓鼻次数、血清IL-4含量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2、对本实验均匀设计安排表的数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可得到相关的三个回归方程及各自变量的标准化系数,且经F检验,方程有意义。结论:1、电针肺俞、肾俞可以明显改善大鼠哮喘症状,降低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L-4水平。2、3个因素中,刺激强度对电针治疗哮喘的疗效影响最大,电针时间次之,电针频率影响疗效最小。3、电针频率与电针疗效呈正相关,强度、时间与疗效呈曲线相关。4、本实验考察的3因素6水平中,电针强度、频率、时间分别为0.8mA、50Hz、15min时,电针治疗哮喘模型大鼠的疗效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