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再次明确指出气候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从全球气候变暖话题的讨论,到不断寻求多元的国际解决路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逐渐从“国家中心主义”过渡为“复杂多元主义”的体系,从“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过渡到了以《巴黎协定》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治理体系。一方面,温室气体问题的非排他性造成气候变暖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威胁,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的无政府性,使气候治理议题不可能达成全球层面的统一。因而,在当前的气候治理的舞台上,呈现出不同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彼此互动的局面。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已经发展成为提供气候治理领域“全球公共物品”的重要行为体。它们单独或通过与其他治理主体的互动,参与对气候谈判议题的塑造,对治理政策的实施效果发表意见,并从跨区域、国家以及主权国家内地方等不同层次参与和影响气候治理机制的构建。从非政府组织参与气候治理概况来看,非政府组织在与气候治理机制的互动发展中数量不断增长,参与类型逐渐多元化,科学的专业能力也是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非政府组织目前包括工商业非政府组织、环境非政府组织、农业非政府组织、土著人民组织、地方政府和市政机关、独立研究型非政府组织、工会非政府组织、妇女和性别平权非政府组织以及青年非政府组织,基本涵盖了环境问题中需要考量的公众群体。其中,环境非政府组织和独立研究型非政府组织参与气候治理的影响力最为突出,占所有参与气候治理非政府组织的七成比例。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以及与其他行为体互动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如下行为特点和偏好。一是,它们往往在新的核心机制形成初期,会给予新协议较高的关注,但参与议题中长期谈判的意愿和能力相对较弱。二是,为克服治理资源的有限性,非政府组织会选择与其他组织联盟、缔约方或其他行为体合作。三是,与联合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合作,是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重要途径。在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通过举办边会、展览等高级别会议以外的活动参与议题讨论、机制细化工作。另外,我们发现,虽然非政府组织在当前治气候理体系中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在机制进程中他们的活跃度并不高,其参与数量和活跃度也都与政府间组织的增长呈线性相关。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多元治理”的趋势下,非政府组织发展依然受主权国家行为体限制,虽然其具有独立属性,但在国际机制内参与气候治理本身就具有“制度化”的特点。在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上游,从机制建设和议题影响来看,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气候治理机制谈判过程中,一方面呼应机制本身对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通过不同途径影响议题塑造和议程设置。例如,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机制下,非政府组织主要通过“提供意见,交流经验,共享信息”,“参与有关会议、活动,及联合组织研讨会等”,“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及“审查、评估、监测”等方式参与机制建构。与此同时,它们还主要关注全球气候治理目标及缓减行动,积倡导和促进完善非政府组织保障机制,提供非政府组织视角下公众积极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全球治理新机制观点。在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下游,从治理理念与政策偏好来看,国际非政府组织持有更加多元化的态度,推动“多元治理”的发展。他们主张重视在国家、地方层次气候治理,关注适应行动与相关政策和项目的经验分享,尤其倡导实施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战略,倡导增强森林维护与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国际非政府组织主张提高非国家行为体的参与度,积极分享和干预影响地方、城市的治理活动,动员企业参与减排和转型,引导私营机构增强投资动力,鼓励公民个体参与社区治理和监督活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下,中国正在以“人类与自然共命运”的视角思考全球气候治理问题,而这从“共同价值”层面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引领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绿色倡议的提出,也表明中国正在实践层面将发展行动与环境保护进行有机结合,中国更是利用“共商、共建、共享”的模式不断完善着全球治理的路径。无论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看,还是从“一带一路”绿色倡议的理念实践看,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也需重视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气候治理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一方面,我们应该把握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气候治理特点,增强彼此信任与合作;提高中国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共识,维护气候谈判的立场;吸收更多国际非政府组织技术或项目,落实气候行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支持更多的国内非政府组织走向国际化道路,坚定体制自信,引导气候领域公民社会强发展;坚定大国责任,双轨发展非政府组织气候援助;坚持公众教育,培养国际组织和气候治理人才。总之,在后巴黎时代,中国在气候治理中将不断增强领导力,促进建设更加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互动模式,深入了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理念和行为特点,对于中国增强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开展气候领域公共外交都将发挥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