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道教最为重要的形成期和创制阶段,该时期道教对文人、文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和影响。抛开古人对宗教与文学关系的感悟不论,.学界关于道教与文学关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有学者偶作涉及,七十年代以后,关注逐渐增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该课题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不仅收获了许多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在一些分门别类的问题上,诸如道教与小说、道教与诗歌、道教与戏曲、道教与文艺美学、道教与民间文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对现有成果进行综合考察,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地挖掘探究。首先,就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学界对道教与文学关系的讨论侧重于道教成熟兴盛以后,即唐、宋、金、元、明时期。较而言之,作为中国道教创制和改造的重要阶段,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人、文学间的相互关系,学界关注略显不足。本文拟以道教的创制形成期即魏晋南北朝为时间范畴;以道教与文人、文学间的种种关系为研究对象,包括道教对文人思想、诗文创作的影响,道教对文学题材、审美风格的影响,及道教受文人影响的具体层面;同时,本文拟将魏晋南北朝全部的文学现象作为考察范畴,而不单单局限于《道藏》所收录的作品。其次,讨论的对象偏重于个别作家和经典作品,还有不少作家、作品的研究呈现空白状态。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往往着眼于少数有明显奉道行为的一流作家,考察范围十分有限。对于无确切史料证明、却存在诸多奉道迹象的作家,以及兼奉佛、道的作家们,学界关注度有所欠缺。本文拟对那些重视不够,甚至尚未引起关注的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挖掘诸如曹操、曹丕、曹植、阮籍、嵇康、张华、陆机、陆云、皇甫谧、嵇含、成公绥、郭璞、干宝、王羲之、陶渊明、庾阐、谢灵运、沈约、江淹、孔稚琏、萧衍、杨街之、郦道元、颜之推、庾信等人,参与服食修道、好尚方术、思慕成仙等行为背后的家族渊源和时代因素。解析儒、释、道交互影响下,道教对文人所产生的独特影响。再次,学界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国情、文化、民俗、宗教政策、文人信仰、文学表现等问题的研究,存在较多空白。北朝的文学研究和宗教研究皆不及南朝丰富,这也是进行南、北朝比较研究的难点所在。本文试图通过详细研读北朝宗教和文学,进而归纳出南朝、北朝道教与文学关系的不同规律和特征。综合上述三点来看,对“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关于宗教与文学关系的考察,先贤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结合各家所长,作为本文研究方法的重要参照。首先,重视作家本人的家学渊源、仕宦、师从、婚姻、交游等问题,以便于揭示道教教义、方术活动对作家思想产生的作用。魏晋南北朝重视门阀制度,两晋尤甚,而该时期高门士族世代奉道又现象十分突出,考察家学门风与婚姻交游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挖掘文学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广泛联系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等,揭示作品的深层意蕴。整个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开国皇帝皆非出自高门大户,他们往往既重视儒学,又释、道并重,形成与此前各个时期不同的儒、释、道鼎立之局面。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并没有特别坚定的宗教观,他们往往以皇室贵胄的宗教信仰为取舍标准,依违于佛、道之间。因此,考察该时期的学术背景、社会思潮,及王室贵胄的宗教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为了实现对本选题多角度、多层面的研析解读,还将广泛联系宗教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本文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关系概述。考察魏晋南北朝道馆(观)的发展源流、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及其对文人创作提供的诸多裨益;考察该时期道教仙境系统、神仙谱系、服食养生术等方面内容的发展完善,及各自所对应的文学表现。通过这些内容,对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的关系做宏观地把握和了解。第二章,三国道教与文学。主要探讨方士、方术、仙道思想与曹操、曹丕、曹植的神仙思想及游仙诗创作;阮籍的精神慕仙及其对汉魏游仙文学的超越;嵇康的养生思想、修道行为及诗文表现;同时,对东吴、西蜀的道教发展情况与文学关系作简单探讨。第三章,西晋道教与文学。概述西晋道教与奢靡世风、博物之学的关系,探讨张华的知识构成、思想构成及代表作《博物志》与道教之间的诸多关联,陆机、陆云诗文作品的仙道意象,以及皇甫谧、成公绥、石崇、嵇含等人作品中的道教意蕴。第四章,东晋道教与文学。作为该时期道教发展的勃兴阶段,东晋道教与门阀世族的家学门风、山水诗、志怪小说等,均有密切关联。讨论世族奉道与族内子弟文学创作,道教福地洞天说与山水诗的关系,道教神仙传说与志怪作品的关系等。在深入解读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具体讨论郭璞、干宝、王羲之、庾阐、陶渊明等人的道教思想与文学创作。第五章,南朝道教与文学。与儒学、佛教的交互影响是南朝道教发展的显著特色之一,故该时期道教对文人思想的影响也显得更为复杂。本章主要讨论谢灵运、沈约、江淹、孔稚硅、萧氏父子等人的宗教信仰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揭示道教在他们的思想和创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第六章,北朝道教与文学。北朝政权更迭频仍,导致宗教思想缺乏连贯和前后继承,但个别皇帝、权臣的大力倡导,促使道教在北朝仍产生较大影响。本章主要围绕庾信、杨街之、郦道元、颜之推、崔浩等作家作品展开论述。第七章,道士与文学。考虑到该时期著名道教学者在宗教和文学方面的双重贡献,故设专章进行论述。包括西晋的王浮,东晋的葛洪、杨羲、王嘉,南朝的陆修静、陶弘景、顾欢,北魏的寇谦之等。该部分侧重于对他们作品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进行挖掘。余论,就本文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明确该选题在多学科交叉方面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