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参素(Danshensu,DA)是从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干燥根部的水提取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有效成分,其化学名为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D-(+)-β-(3,4-dihydoxy-phenylalanine)]。由于丹参素是一种不稳定的游离酸,故在使用时常将其制成钠盐。丹参素是抗心肌缺血的有效成分,对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疗效。丹参素可抑制血小板的合成、聚集和释放TXA2d等缩血管物质,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保护心肌,增加冠脉流量。丹参素是许多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指标。因此丹参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丹参中成份复杂,丹参素在其中的含量低(不到0.5%),且丹参素含有酚羟基,易氧化,使得丹参素的提取分离非常困难;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合成工艺制备丹参素,采用直接合成的方法工业化生产丹参素的设想也不太现实。本论文拟从中药丹参中提取高纯度的丹参素钠,摸索其提取纯化工艺。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筛选出了丹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对丹参提取液进行处理提高了丹参素的含量,通过对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丹参素工艺条件与参数的考察,探索出丹参素钠的纯化工艺方法及流程,结合其他分离纯化技术最终得到了纯度达95%以上的丹参素钠精制品。该工艺为丹参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采用四大谱技术(UV、IR、MS、1H-NMR、13C-NMR)对精制品进行了结构确证,并通过热分析法、比旋度和熔点的测定佐证了精制品为丹参素钠。本文建立了丹参素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丹参素钠的稳定性进行了基础研究。考察了pH、光照、氧、离子强度、金属离子等对丹参素钠的稳定性影响;在稳定性考察的基础上,优化处方工艺,制备注射用丹参素钠。通过对丹参素钠的稳定性研究发现,丹参素钠在偏酸的环境中稳定,在中性或者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光照可能加速丹参素钠的自氧化过程;O2会氧化丹参素钠的邻酚羟基,使其形成邻苯二醌式结构;金属离子催化氧化丹参素钠。在注射用丹参素钠的研究中,以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的基本药剂学要求为指标,初步考察并确定了注射用丹参素钠的处方和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