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文中,笔者将藏传佛教信仰社群性别分层这一研究主题置于四川藏区这一现实的地域和社会环境下,沿着宗教社会学关于宗教与社会之关系的分析思路,怀着改善和建立起更加和谐的性别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美好愿景,试图去描述和解释藏传佛教信仰社群中的性别分层现象。并且想要进一步发现,在几乎全民信教的情况下,藏传佛教信仰作为一种理念文化是如何与现实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和地位发生关联的。
藏传佛教的性别观有双重性的特点,对女性既有认同又存在贬低。宗教一方面为藏族女性提供了一条实现自我、展现与男性一样的济世度人的宗教路径,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对于藏族女性的社会地位产生了消极影响。于是,在现实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分层现象。这种分层具体表现在藏传佛教神圣领域——即寺庙和僧众中的性别区隔以及信众世俗社会生活空间——即婚姻家庭生活和社区公共生活的性别区隔。那么,关于本文所讨论的藏传佛教信仰社群性别分层的几个相关方面,即藏传佛教的日常性别规范、寺庙及出家僧尼中的性别区隔与普通信众世俗社会生活中的性别区隔,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有着怎样的互动模式?具体说来,藏传佛教对于性别角色是如何选择、关照、进行区隔,藏族女性又是在何种情况下生存并调适着自身与环境之间关系、她们在神圣领域和世俗生活之中是怎样的被塑造和能动的进行选择——即宗教如何选择了性别,而性别又是如何选择了宗教?在此,笔者提出情境选择理论,试图揭示出藏传佛教信仰社会,甚至是宗教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性别区隔的事实,以及这一社会事实的表现、发生和形成的机制。
本文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第一章,绪言部分。交代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回顾与本文有关的几种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视角,对既有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陈述研究思路,研究假设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意义和创新。在论述研究思路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无论是藏族民众的出家还是作为普通信徒的信奉和朝拜行为,都是在特定情境下的选择行为。这种选择是双向的,一方面是藏传佛教对性别有所选择,另一方面是性别对具体宗教生活形式的选择。无论是在寺庙、僧众的宗教生活空间还是在世俗的家庭与社区的生活空间,在特定情境下的宗教对性别的选择与性别对宗教的选择,基本上构成了藏传佛教信徒中的性别分层秩序。另外,此部分还对论文中的主要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研究总体与样点间的代表性进行了论证,重点从所属文化圈、经济状况、民族人口分布、教派和僧尼数量等方面解释了区域性样本的选点依据。方法方面,注意学科综合的整体性,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全景式的将藏传佛教信仰的主体都纳入到分析的范畴,以各个维度的性别比较差异去呈现出客观事实。具体运用了文献分析、主题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深度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力图避免以往的相关研究单纯使用定性调查而带来的样本小、同质性强从而缺乏推论性的不足,以及论证不够深入的问题。
第二章,对藏传佛教的日常性别规范进行解读。立足于藏传佛教及其性别观形成的历史文化情境,梳理藏传佛教性别观的发生土壤——印度佛教性别观和藏地本土的传统性别观念,对藏传佛教性别观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且着重以《大爱道比丘尼经》为例,分析佛教经典文本中存在的关于性别的描述和观念。另外,在戒律层面,从戒的传授、数量、罪行判定和悔罪法的规定方面揭示出佛教戒律中存在的日常性别规范。本章指出,藏地女性的地位有一个从女神到女奴的变化过程,藏传佛教性别观中存在着内在矛盾性,一方面为女性提供了一定的宗教空间,另一方面也导致现实社会中对于女性的诸多禁忌和不公平待遇。这种性别观上的两重性使藏地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表现出多元和复杂的特点。
第三章,从寺庙和僧众的角度揭示出神圣空间中的性别区隔。首先通过对四川藏传佛教尼寺的分布情况、样点寺院的基本情况描述和对比,揭示出基于与僧寺比较而言的藏传佛教尼寺基本特征。如在寺院分布和规模方面,尼寺数量少、规模普遍较小;在学制方面,尼寺的学衔制度不完备,缺乏向高层次发展的晋升制度;在经济方面,尼寺与僧寺差距很大,普遍较差;在寺院的神圣性、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方面,尼寺普遍较僧寺低;尼寺与当地社区互动少,缺乏社区融入。除了对寺庙的分析比较外,本章还对藏区女性的出家原因进行剖析,从传统文化、经济发展、人口学因素以及文化教育等宏观方面分析了影响女性出家行为的相关因素,并通过调查资料从微观上揭示了女性出家的个体化原因。另外,此部分还从比较的角度全景式的勾勒出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男女僧侣经济来源和消费水平、宗教体验、信仰和行为、流动状况、社会支持、宗教成就和宗教抱负以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全面深入的刻画了藏传佛教寺庙和僧众中的性别分层与女性僧侣的生存状况。
第四章,从家庭和社区的层面揭示出信众世俗生活中的性别区隔。首先从藏传佛教信众家庭的信仰状况和宗教在信众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如婚姻嫁娶、孩子的出生与命名、建房、治病、丧葬等重要事件中,指出藏传佛教信众的神圣信仰和世俗生活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再着重对藏传佛教信众家庭中的性别结构状况进行微观分析。这部分也主要以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夫妻对家庭事务的决定权、夫妻个人自主权、家庭财产所有权、家庭劳动性别分工及其满意度等方面剖析藏传佛教信众家庭中的女性地位。并从社区的层面比较了不同性别群体在资源占有、流动状况、社区参与、性别观念和态度、宗教参与和宗教意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全面剖析藏传佛教信徒世俗生活层面中的妇女生存状况和性别分层现象。
第五章,结论部分。首先总括性的指出藏传佛教信仰社群中的性别分层现象实际上是宗教观念、社会情境以及个体的主观因素和行为相互作用和共同建构的结果。其间既有文化情境、宗教规制的约束,也有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选择过程。从而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得以证实。然后本部分还对藏传佛教信仰社群性别分层的社会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种性别区隔的现实影响。当然,此部分还进一步指出了藏区藏传佛教信仰社群中女性发展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一是宗教路径,其二是社会路径。宗教路径方面,由于佛法的圆融性,佛教教义对于规制创新本身就有巨大的包容度,所以在性别方面对于传统规制的创新并非没有可能。在这部分,笔者提出以宗教社会的平等观来推动和促进现实社会的平等,倡导在戒条和僧制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如建立机会平等的僧制规则,在学衔制度、比丘尼传承上为女性僧侣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使藏传佛教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发挥宗教的价值引导功能。除此而外,还从现实社会层面去讨论和分析了促进藏区信仰社会中女性发展的思路。
藏传佛教的性别观有双重性的特点,对女性既有认同又存在贬低。宗教一方面为藏族女性提供了一条实现自我、展现与男性一样的济世度人的宗教路径,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对于藏族女性的社会地位产生了消极影响。于是,在现实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分层现象。这种分层具体表现在藏传佛教神圣领域——即寺庙和僧众中的性别区隔以及信众世俗社会生活空间——即婚姻家庭生活和社区公共生活的性别区隔。那么,关于本文所讨论的藏传佛教信仰社群性别分层的几个相关方面,即藏传佛教的日常性别规范、寺庙及出家僧尼中的性别区隔与普通信众世俗社会生活中的性别区隔,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有着怎样的互动模式?具体说来,藏传佛教对于性别角色是如何选择、关照、进行区隔,藏族女性又是在何种情况下生存并调适着自身与环境之间关系、她们在神圣领域和世俗生活之中是怎样的被塑造和能动的进行选择——即宗教如何选择了性别,而性别又是如何选择了宗教?在此,笔者提出情境选择理论,试图揭示出藏传佛教信仰社会,甚至是宗教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性别区隔的事实,以及这一社会事实的表现、发生和形成的机制。
本文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第一章,绪言部分。交代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回顾与本文有关的几种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视角,对既有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陈述研究思路,研究假设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意义和创新。在论述研究思路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无论是藏族民众的出家还是作为普通信徒的信奉和朝拜行为,都是在特定情境下的选择行为。这种选择是双向的,一方面是藏传佛教对性别有所选择,另一方面是性别对具体宗教生活形式的选择。无论是在寺庙、僧众的宗教生活空间还是在世俗的家庭与社区的生活空间,在特定情境下的宗教对性别的选择与性别对宗教的选择,基本上构成了藏传佛教信徒中的性别分层秩序。另外,此部分还对论文中的主要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研究总体与样点间的代表性进行了论证,重点从所属文化圈、经济状况、民族人口分布、教派和僧尼数量等方面解释了区域性样本的选点依据。方法方面,注意学科综合的整体性,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全景式的将藏传佛教信仰的主体都纳入到分析的范畴,以各个维度的性别比较差异去呈现出客观事实。具体运用了文献分析、主题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深度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力图避免以往的相关研究单纯使用定性调查而带来的样本小、同质性强从而缺乏推论性的不足,以及论证不够深入的问题。
第二章,对藏传佛教的日常性别规范进行解读。立足于藏传佛教及其性别观形成的历史文化情境,梳理藏传佛教性别观的发生土壤——印度佛教性别观和藏地本土的传统性别观念,对藏传佛教性别观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且着重以《大爱道比丘尼经》为例,分析佛教经典文本中存在的关于性别的描述和观念。另外,在戒律层面,从戒的传授、数量、罪行判定和悔罪法的规定方面揭示出佛教戒律中存在的日常性别规范。本章指出,藏地女性的地位有一个从女神到女奴的变化过程,藏传佛教性别观中存在着内在矛盾性,一方面为女性提供了一定的宗教空间,另一方面也导致现实社会中对于女性的诸多禁忌和不公平待遇。这种性别观上的两重性使藏地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表现出多元和复杂的特点。
第三章,从寺庙和僧众的角度揭示出神圣空间中的性别区隔。首先通过对四川藏传佛教尼寺的分布情况、样点寺院的基本情况描述和对比,揭示出基于与僧寺比较而言的藏传佛教尼寺基本特征。如在寺院分布和规模方面,尼寺数量少、规模普遍较小;在学制方面,尼寺的学衔制度不完备,缺乏向高层次发展的晋升制度;在经济方面,尼寺与僧寺差距很大,普遍较差;在寺院的神圣性、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方面,尼寺普遍较僧寺低;尼寺与当地社区互动少,缺乏社区融入。除了对寺庙的分析比较外,本章还对藏区女性的出家原因进行剖析,从传统文化、经济发展、人口学因素以及文化教育等宏观方面分析了影响女性出家行为的相关因素,并通过调查资料从微观上揭示了女性出家的个体化原因。另外,此部分还从比较的角度全景式的勾勒出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男女僧侣经济来源和消费水平、宗教体验、信仰和行为、流动状况、社会支持、宗教成就和宗教抱负以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全面深入的刻画了藏传佛教寺庙和僧众中的性别分层与女性僧侣的生存状况。
第四章,从家庭和社区的层面揭示出信众世俗生活中的性别区隔。首先从藏传佛教信众家庭的信仰状况和宗教在信众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如婚姻嫁娶、孩子的出生与命名、建房、治病、丧葬等重要事件中,指出藏传佛教信众的神圣信仰和世俗生活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再着重对藏传佛教信众家庭中的性别结构状况进行微观分析。这部分也主要以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夫妻对家庭事务的决定权、夫妻个人自主权、家庭财产所有权、家庭劳动性别分工及其满意度等方面剖析藏传佛教信众家庭中的女性地位。并从社区的层面比较了不同性别群体在资源占有、流动状况、社区参与、性别观念和态度、宗教参与和宗教意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全面剖析藏传佛教信徒世俗生活层面中的妇女生存状况和性别分层现象。
第五章,结论部分。首先总括性的指出藏传佛教信仰社群中的性别分层现象实际上是宗教观念、社会情境以及个体的主观因素和行为相互作用和共同建构的结果。其间既有文化情境、宗教规制的约束,也有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选择过程。从而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得以证实。然后本部分还对藏传佛教信仰社群性别分层的社会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种性别区隔的现实影响。当然,此部分还进一步指出了藏区藏传佛教信仰社群中女性发展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一是宗教路径,其二是社会路径。宗教路径方面,由于佛法的圆融性,佛教教义对于规制创新本身就有巨大的包容度,所以在性别方面对于传统规制的创新并非没有可能。在这部分,笔者提出以宗教社会的平等观来推动和促进现实社会的平等,倡导在戒条和僧制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如建立机会平等的僧制规则,在学衔制度、比丘尼传承上为女性僧侣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使藏传佛教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发挥宗教的价值引导功能。除此而外,还从现实社会层面去讨论和分析了促进藏区信仰社会中女性发展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