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鲁、卫、宋、郑、晋等国都出现了因世族势力膨胀造成君权衰落的情况。所不同的是在前四个国家中能够僭越国君,操控政权的全部是其公族,同时公族与公室之间虽然存在着激烈的权力之争,但彼此都无法消灭对方,二者始终共存一体,而晋国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导致异姓、异氏不但取代公族成为了国内的世族主体,并且当其把持政权后便不断削弱公室,直至以“三家分晋”的方式灭亡了晋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复杂的世族状况是孕育春秋时期晋国政坛这一深刻变革的温床。春秋初年,曲沃桓叔一支的公族通过与公室长达67年的激烈斗争,夺取了晋国政权。新公室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确立了“国无公族”制度,提拔、重用异姓、异氏,彻底改变了晋国的政权结构。晋文公的封赏册命及军制改革既缔造了晋国150年的霸业,又促使异姓、异氏迅速崛起,为晋政下移埋下了伏笔。到晋灵公幼年继位时,“国无公族”制度与君弱臣强的状况便开创了异姓卿大夫把持国政的时代。其后,公室与卿族以及卿族与卿族之间又围绕国家政权展开了多次较量。在斗争的过程中,君主对政局的控制力逐渐削弱,直至仅仅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一些因实力较强而过于骄横的卿族也遭到敌对势力的沉重打击,甚至被彻底消灭。结果,处于均势状态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族联合操控国政,形成了六卿专政的局面。此时,六家卿大夫对旧式的霸主政治已不感兴趣,他们都利用暂时的和平环境扩大领地,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私家势力,为将来的兼并斗争积极准备。随着实际统治者注意力的转变,晋国的霸业也宣告终结。经过60年的发展,六卿族间原有的均势被打破,由此引发了两次卿族间的兼并战争。晋国的政局先由六卿专政演变为知、赵、魏、韩四卿专政,其后赵、魏、韩又共灭知氏,瓜分晋国,演变为三个新的国家。最终,异姓、异氏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