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测控一体化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8%,北方城市中的冬季采暖能耗又约占建筑能耗的65%,供热节能成为建筑节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以集中供热为主,不仅消耗大量的燃煤而且造成严峻的环保压力,其中存在巨大的节能减排空间。这其中既有热源部分的热效率问题,又有传输过程的热损失问题,更有终端热用户的热平衡和合理用热的问题。针对在同一网段内混网设置的不同热需求难以兼顾的问题,以及其产生的供热效果差(包括冷热不均和舒适度不足)和能源浪费大的负面结果,分析其原因是在于传统的供热方式缺乏在适当位置上的适当调控与适当计量。按照国外集中供热的经验,分户调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国内户表相关技术尚未过关,难以有效的在末端进行调节。由于系统在关键位置上热计量表和热调节表的缺失,也造成了管理运行人员没有具体的数量上的依据来控制管理。本文针对热用户的合理用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区域供热控制系统的模型,采用供热区域调控与计量(楼表)这个不可或缺的平台,通过制定其控制策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同进行区段划分,分为供热时段与防冻时段。在供热时段动态调整管网回水温度,增大供回水温差,提高供热的品质,改善热力平衡;在防冻时段采用气候补偿的方式,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间歇窜热,在保证供热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用热,达到节能的效果;在由防冻时段转换为供热时段时,利用智能模态切换进行时段的转换,确保室内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快速上升到指定温度。该系统实现了分时供热、防冻窜热、模态切换、数据传输和热计量等功能,即实现了节能减排,又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针对某高校的区域供热控制系统的现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该工程(非寒假期)引入楼表后全校供热节能率为16.61%;其中,办公建筑供热节能率为17.4%,宿舍建筑供热节能率为15.82%;由此可见,针对分户计量技术尚不完善的现状,采用区域供热调控装置确实具有良好的节能性和性价比,从积极意义上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对于建筑能耗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规模化、机械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机械化播种,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生产的整体效率和产量,保证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对玉米对生种子
基于银监会发布的校园贷新政,本文为即将进入校园的合法银行及互联网电商提供针对性的意见。主要以对江苏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为依据,从校园贷期望金额、相关费用、预期期限、还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防火墙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一些信息敏感场所,需要自行设计与开发符合特定需求的防火墙系统。而Linux提供了
以3种典型汾型大曲为样品,对传统的大曲质量指标和近年来新提出的大曲质量指标以及其他相关质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评价。实验表明,水分、酸度、淀粉含量、曲块容重这4项理化指标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力量,人才是宝藏,人力资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也成为企业能否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薪酬问题又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关键问
本文首先回顾了自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改革历史,分别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及200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两个方面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衡问题。并在借鉴美元与
土肥检测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严把肥料质量关与净化肥料市场的重要技术支撑,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纳米粒子TiO2/Ti膜.TG-DTA、XRD、TEM和SEM的测试表明:纳米粒子经历了无定型向锐钛矿和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两个过程,而焙烧温
理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位于岷江上游,是不稳定斜坡的敏感区,据四川省地质调查院2007年调查统计,全县有地质灾害点358处,其中滑坡74处、不稳定斜坡105处、崩塌65处、泥石流1
【目的】研究3种樟属植物对皿式培养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牛樟芝的人工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牛樟芝为研究材料,首先在基因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