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麋鹿(Elaphurus davidinus)是野外绝灭物种,其野生种群早已从自然界消失,对麋鹿进行野放是是整个麋鹿保护行动的关键环节。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1998年开始野放麋鹿,据观测发现麋鹿主要栖息在互花米草草滩上。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们在对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核心区的野放麋鹿的种群动态、生境选择以及麋鹿活动的生境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野放麋鹿种群截止2009年11月共有98头(26雄,72雌),有效种群数为76,已经很好的适应了野外生存,并不断繁衍扩大。 秋冬季节野放麋鹿喜欢选择植株密度大,植株高度高,地上生物量大的区域;春夏季节野放麋鹿喜欢选择植株高度低,地上生物量较小的生境,全年野放麋鹿喜欢选择接近水源、浅水泥塘,与大海距离适中的互花米草草滩。对影响麋鹿生境选择的8个生境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节和秋冬季节前3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均达75%以上,可以较好的反映野放麋鹿生境特征,将野放麋鹿全年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食物因子(地上生物量、植株高度)、水源因子(距水源距离、距浅水泥塘距离)、干扰因子(距人为干扰距离)。 野放麋鹿生境中的主要类型互花米草草滩和芦苇草甸在多方面有不同。通过对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土壤理化因子、有机质含量、含盐量等指标的研究,我们发现互花米草群落对滨海生态系统的影响深远,大规模野放麋鹿有一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