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Fauconnier与Turner提出了概念合成理论,该理论认为概念合成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概念合成是指在己经建立的心理空间网络的基础上,各空间之间互相映射并以不同的方式合成新的空间,着重揭示了合成空间中层创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翻译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同样包含着概念合成这一认知过程,所以该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翻译.概念合成理论是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它的使命虽然不是解释翻译,但却能有效地解释翻译这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Richards,1953).它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奠定了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可详细地阐释翻译过程中实时意义的建构以及分析实时翻译过程中的推理机制.该文旨在探讨借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概念合成理论来研究翻译过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问题.在多空间概念合成理论模式中,该文提出原语空间与译语空间为两输入空间,译文空间则是这两输入空间合成的结果,类属空间的存在可以用来解释可译性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进而提出了在翻译研究中两种很重要的应用.首先在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中,翻译研究的视角己经从规范转向了描述和解释,同时翻译界对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讨论太走极端,二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在翻译实践中应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构成翻译策略的统一体.因此很多具有争议的翻译观念以及对翻译不切实际的要求可以得到合理解决,从而加深对翻译本质的理解进而促进翻译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