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三氮唑类化合物按结构分为1,2,3—三氮唑和1,2,4-三氮唑两大类。近年来,1,2,3-三氮哗类结构的广谱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1,2,3-三氮唑的合成方法一直沿用1,3-偶极环加成法,而2,4-二取代-1,2,3-三氮唑合成的唯一方法是脎的分子内环合,此种方法原料复杂,收率较低。基于此种现状,本文设计并发现了一种合成2,4-二取代-1,2.3-三氮唑的新方法。 我们发现用α-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氮唑类化合物按结构分为1,2,3—三氮唑和1,2,4-三氮唑两大类。近年来,1,2,3-三氮哗类结构的广谱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1,2,3-三氮唑的合成方法一直沿用1,3-偶极环加成法,而2,4-二取代-1,2,3-三氮唑合成的唯一方法是脎的分子内环合,此种方法原料复杂,收率较低。基于此种现状,本文设计并发现了一种合成2,4-二取代-1,2.3-三氮唑的新方法。 我们发现用α-氨基苯乙酮与苯肼在醋酸中反应,可一步环合生成2,4-二取代-1,2。3-三氮唑。我们分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阿斯匹林(aspir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HUASMC,选3-9代HUASMC用于实验。①Aspirin细胞毒性检测: 实验分对照组和aspirin(5mmol/L)组。以上两组培养24h后,取上清液,用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法,观察aspirin加入对细胞有无毒性。②Aspirin抗增殖效果:实验
背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减轻慢性肾病患者的蛋白尿从而延缓肾病的发展,但不能中止肾病的进展,而且不同的患者对药物有不同的反应。他汀类药物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许多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均证实了他汀在降低胆固醇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降低心血管事件方面的有效性。同时实验也显示他汀具有抗纤维化和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联合使用氟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对一氧化氮缺乏性
目的 探讨丹参酮及其与万古霉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K-B纸片法和稀释法从临床送检的标本中鉴定筛选出20株MRSA。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丹参酮、万古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对MRSA的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采用试管棋盘稀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下丘脑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的影响。 方法:1.采用SABC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和下丘脑外侧区(LHA)内NOS阳性神经元进行形态观察和细胞计数;2.采用图象分析系统测定NOS阳性神经元内的免疫反应产物的平均灰度值。 结果:1.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内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广泛。以视上核、室旁核表达最强,细胞聚集成簇,染色深;
目的:通过基因测序分析33例亚洲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患者C1酯酶抑制剂(C1INH)基因第八外显子(Exon8)的变异情况,了解亚洲人群C1INH变异基因的特点并期望发现新的基因变异。 方法:从33例HA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用Exon8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后,在连接酶作用下将该DNA片段插入pUC19质粒载体再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或者TG1菌株,通过培养大肠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生成t-PA、PA1-1、sE-selectin和slCAM-1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以阐明其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降脂外作用。 方法: 1.培养肺静脉内皮细胞(ECV304)。 2.用终浓度为0、5、10、25、50、100ng/ml TNF-α刺激内皮细胞,根据不同的测定指标分别培养4、18、24小时。
抗雌激素受体药物,又称雌激素受体抑制剂,是一类作用于雌激素受体的药物,它们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阻断雌激素作用。这类药物在临床上被用作治疗乳腺癌,不孕不育症等与激素相关的疾病。近年来,这类药物被兴奋剂滥用者引入到体育竞赛中,用来提高体内睾酮水平,以及对抗服用外源性类固醇所带来的副作用,如水钠潴留,男子女性化等。国际奥委会(IOC)颁布的2003年禁用物质及禁用方法表收纳了此类药物(他莫昔芬tam
Combretastatin A-4(CA-4)是来自非洲的植物Combretum Caffrum最有效的活性成分之一,其主要的作用位点与秋水仙碱一样同为微管蛋白。结构的简单性以及在抗肿瘤包括耐药肿瘤方面的很好的活性,使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CA-4的两个苯环处于顺式结构是保持其活性的首要条件,这引发了人们对其进行构象限制的一系列研究,其中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是日本的Ohsumi等人首先提
人肝葡醛酸转移酶(UGT)是一类位于内质网上的膜结合蛋白。UGT是一个超基因家族,具有广泛的底物谱,满足体内的内源物和外源物的代谢。它催化许多重要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底物。关于UGT的研究过去常采用肝微粒体的方法,但存在一些缺陷。国际上人们已经广泛采用建立各种UGT转基因细胞系的方法,在明确基因构成的情况下直接获得由特定基因所表达的UGT同工酶,有针对性地进行其代谢功能研究和药物代谢过程研究,了解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