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北方人王恽的正统思想以及人才观念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pbv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元代北方文人王恽这一人物为中心所进行的研究。 元代前期,王恽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学上都是相当显赫的人物,他生于宋、元、金之交,其父祖曾有仕金的经历,王恽生活在金源文化影响下的北中国。从其家世渊源以及其授业的背景来看,王恽是当时北方文人的典型代表。 他留下了一百卷的《秋涧集》,为研究他个人以及元前期的史实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材料。因此研究王恽对于了解当时在金统治下的北中国文人的状况以及元代早期的一些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王恽的事迹长期受到研究者的忽视,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善。本文是想通过更加深入探讨王恽家世、授业背景以及生平,并对其思想例如正统思想以及人才选举等被人忽略的方面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求更深入地了解王恽个人以及元代的政治发展。
其他文献
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1848-1923)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英国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社会改革家,是英国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卢梭理论的基础上对“公意”(general wil
维吾尔史学是维吾尔历史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8—17世纪是维吾尔史学发展从萌芽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开展对维吾尔史学发展的研究,对
本文以民初(1911-1924)《东方杂志》发表的有关女子问题的文章为研究对象,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从《东方杂志》发表的有关争取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拟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再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越关系的演变历程,理性、动态地分析中越两国国家关系由热至冷乃至走向全面对抗的内在根
1936年9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通知,放弃此前的“反蒋抗日”口号而改以“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至此,中共方面基本完成了针对国民党执政者的路线转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部分及其附属物,是人类和所有生灵生存的空间场所,这神奇的物质却因其过于常见、外表平凡而常被人忽视。但是生命生生不息的精神却源自于土。土地不仅是人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特指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同)金融制度变迁的起点应该是1979年。此前,中国实行的是一个完全由国家垄断的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制度,中国人民银行
福建省永定下洋镇是客家地区一个著名的传统侨乡。历史记载显示,至少在清康熙年间,已经有下洋人为谋生而到东南亚拓荒。从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两个多世纪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