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潮藻毒素主要由有毒甲藻或硅藻产生,经滤食性贝类摄食后,能够在贝类体内累积,引发人类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北黄海海域是我国重要的贝类增养殖区,虾夷扇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我国近海富营养化问题最为突出的海域,也是典型的赤潮高发区,同时,这里也是贻贝的重要养殖区。作为我国近海两个典型的贝类增养殖海域,北黄海海域和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贝类沾染藻毒素的状况十分令人关注。本研究从两个海域采集了浮游植物样品、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样品,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对两个养殖海域藻毒素的组成、分布情况及贝类染毒状况进行了分析。在采自北黄海海域的浮游植物样品(2011年7、8月,2012年5、8月)中检测到了C1,2等麻痹性贝类毒素,以及OA、DTX1、PTX2和YTX四种脂溶性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在虾夷扇贝样品(2011年7、8月)中也有检出,其中内脏团毒素含量最高(2.34-9.48nmol/g),毒素组成以C1,2和GTX5毒素为主,以及少量的其它GTXs类毒素;性腺和闭壳肌的毒素组成与内脏团相似,而外套膜中毒素组成与其它组织明显不同,以毒性最强的氨基甲酸酯类毒素GTX2,3、STX和neoSTX为主(平均为84%)。虾夷扇贝内脏团中的毒素组成与浮游植物中毒素组成最为相似,且贝龄越小,毒素组成越相似。此外,在虾夷扇贝体内还检测到OA、DTX1、PTX2和YTX四种脂溶性毒素,根据已有文献报道,PTX2毒素系首次在我国沿海虾夷扇贝中检出。四种毒素中,YTX占有绝对优势,平均含量为2670μg/kg,占脂溶性毒素总含量的90%以上。四种脂溶性毒素在内脏团中含量最高,部分样品中毒素含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结合对北黄海海域浮游植物样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北黄海海域存在一定密度的塔玛/链状亚历山大藻、渐尖鳍藻和倒卵形鳍藻,应该是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的主要产毒来源。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北黄海海域养殖贝类受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脂溶性毒素沾染问题突出,染毒风险较大;应该将春夏季作为重点监测时期,加强水体中亚历山大藻和鳍藻的监测;同时,以虾夷扇贝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加强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和OA、DTX1、PTX2和YTX等脂溶性毒素的监测。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样品分析(2011年3月底至5月底)发现,浮游植物样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以C1,2为主,约占总毒素含量的94%;同时,也存在OA、DTX1、PTX2和YTX四种脂溶性毒素。对长期采集的贻贝样品(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每周一次)进行毒素分析,发现厚壳贻贝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很低,毒素成分以氨基甲酸酯类毒素为主(GTX1-4, STX, neoSTX等),占总含量的80%以上,C1,2毒素含量很低(约为15%)。在厚壳贻贝体内共检测到5种脂溶性毒素,毒素含量在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其中,在嵊泗海域采集的贻贝体内检出GYM毒素,在普陀东极采集的贻贝体内检出GYM、OA、DTX1、PTX2和YTX毒素。在两个采样点,贝类中GYM毒素都常年存在。对浮游植物样品观察发现,水体中存在亚历山大藻、倒卵形鳍藻、渐尖鳍藻和具尾鳍藻等潜在的产毒藻种。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贝类受麻痹性贝类毒素沾染状况较轻,染毒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受脂溶性毒素沾染问题突出,毒素含量有超标现象,染毒风险高;应该将春夏季节作为重点监测时期,加强水体中倒卵形鳍藻、渐尖鳍藻和具尾鳍藻的监测;同时以敏感贝类贻贝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加强贝类中OA、DTX1、PTX2、YTX和GYM等脂溶性毒素的监测。本研究对比研究了我国两个典型贝类增养殖海域浮游植物中的藻毒素组成、含量和分布状况,以及养殖贝类的染毒特征,探讨了水体中藻毒素和贝类中藻毒素之间的潜在关系,初步分析了不同贝类的染毒类型及其染毒风险,为海洋环境监测和贝类毒素中毒事件的防范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