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表面氩氧混合低温等离子体活化与诱导接枝改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在机械、汽车、电器、建筑、纺织、包装、化工、医疗器械等领域。但是由于其分子链中基团极性弱而导致其亲水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聚丙烯产品的应用范围。为了克服其亲水性较差的缺点,本文以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为基础,分别采用等离子体改性聚丙烯表面亲水性、等离子体诱导接枝二乙烯三胺,采用FTIR、AFM和接触角测试研究了改性过程中薄膜表面官能团、微观形貌、粗糙度和接触角的变化,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聚丙烯表面亲水性的影响,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通过Ar/O2等离子体对聚丙烯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发现等离子体产生的高能粒子打断了聚丙烯表面的C-C和C-H键,在薄膜表面形成了-C=O和-OH官能团。随着气体流量、处理时间、功率和工作气压的增加,薄膜表面极性官能团含量逐渐增加、接触角逐渐降低、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加。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 Ar/O2等离子体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处理时间5min,功率300 W,工作气压80 Pa,Ar/O2流量为40/10 sccm,在最优条件下,等离子体处理的聚丙烯薄膜表面接触角可以达到32°。当将薄膜放置在空气中30天后,上述薄膜对水的接触角恢复到了90°左右,说明等离子体处理的聚丙烯薄膜存在明显的时效性。为了改善等离子体处理薄膜的时效性,在等离子体活化的聚丙烯表面接枝了二乙烯三胺,研究发现接枝后聚丙烯表面红外光谱中出现了 N-H键的吸收峰,说明二乙烯三胺在薄膜表面发生了接枝反应。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薄膜表面接触角先增加后降低,当浸泡30 s时,薄膜对水的接触角从35°增加到了72°,一方面是由于二乙烯三胺数量比较少时,在薄膜表面呈平铺排列,憎水的C-C链段朝向外侧,另外等离子体活化后的样品表面不稳定,清洗导致部分活性基团失活,膜表面二乙烯三胺接枝数量少,从而导致接触角升高。随着浸泡温度的增加,薄膜表面接触角先降低后增加,当接枝温度超过60℃时,薄膜接触角从35°增加到42°,这是由于二乙烯三胺的动能增加,吸附到薄膜表面的分子很容易挣脱吸附而离开表面,造成接枝率反而下降。随着浸泡浓度的增加,薄膜表面接触角也是先降低后增加,当单体浓度超过70%后接触角从34°增加到50°,这是由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产生的自由基与单体二乙烯三胺的结合反应是链式反应,二乙烯三胺质量分数适中,才有利于接枝反应的进行。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发现表面诱导接枝最优反应条件为:接枝温度60℃、接枝时间180 s、接枝单体浓度70%。表面接枝处理的聚丙烯薄膜在空气中的时效性都显著改善,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到30天,接枝聚丙烯的接触角几乎没有变化,仅从34°增加到35°。
其他文献
锂金属具有高能量密度(3860 m Ah g-1)和低还原电位(-3.04 V vs NHE)被认为是未来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中具有潜力的材料之一。然而,锂枝晶生长问题和低库伦效率一直限制着金属锂在商业化上的应用。针对金属锂负极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分别从锂负极表面改性研究以及设计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从减少锂负极与电解液的接触,促进锂离子均匀沉积以及降低负极膨胀效应等方面出发,避免锂枝晶
17β-雌二醇(E2)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在小剂量下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无法有效的完全去除E2,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更高效的去除方法。高级氧化法能有效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特别是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已被广泛研究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然而过硫酸盐需要适当的活化才能产生活性物质来分解污染物,纳米零价铁是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过硫酸盐活化剂,但因其易于氧化和聚集,需将其负载在合适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与日俱增,不断增加的交通运输负载对现有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能造成了挑战。与此同时,大多数现役中小型桥梁结构没有条件安装昂贵的桥梁健康监测设施,建立一种可靠、高效且经济的方式对此类桥梁结构进行快速检测评估十分必要。桥梁影响线作为反映桥梁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桥梁性能评估、桥梁损伤识别、桥梁动态称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缺乏桥梁动态称重系统支持的中小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发现可疑的网络攻击,并采取一系列保护网络安全的措施来减少用户的损失。网络流量分类则是网络入侵检测任务中的重点,它可以判断所收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并检测出具有攻击行为的流量。因此,网络流量分类和入侵检测对于保护网络安全至关重要。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出现和发展,使得网络流量分类和入侵检测的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目前基于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的流量分类检测方法,依然存在诸如流量
织物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TRC)在过去二十年中获得了广泛的研究。TRC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等优点,可以显著改善水泥基材料低抗拉强度的力学性能。若水泥浆体不能充分浸入纤维束内部,会造成纤维束受力不均匀,外层纤维受力较大而先发生破坏,从而阻碍了纤维强度的充分利用,为提高TRC的整体性能,通常需要对纤维进行处理。因此本文以探究不同纤维处理方式对TRC力学性能
地铁由于高速、快捷且不占地面空间,近二十来年来在我国各大城市得到前所未有的超速发展,导致对地铁基础配套设施的需求增长迅速。地铁屏蔽门系统为各地铁站基础配套设施,其立柱类结构件为屏蔽门系统的骨架和核心部件,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屏蔽门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地铁的安全、舒适、节能运行。基于地铁屏蔽门立柱结构件需求量剧增而当前普遍采用手工焊接存在的焊接效率低下、质量一致性差、受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状态和经验影响
锂硫电池由于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和正极硫的廉价性而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新技术的有力竞争者。然而硫自身的性质及其电化学行为引起了许多不利因素,尤其是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实用化进程。近年来出现了采用电催化剂加速多硫化物转化的新策略,该策略可有效降低穿梭效应影响。在众多催化材料中,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的催化位点而备受关注,例如Fe、Co
对氨基苯胂酸(Arsanilic acid,ASA)作为一种有机砷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牲畜和家禽生产,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增长。被动物摄入的ASA有超过90%不会被同化吸收而是原原本本地随尿液和粪便被排泄出来。通常,这些排泄物作为肥料被运往农田。由于ASA的高水溶性,它很容易被雨水或灌溉用水淋溶进入水环境中,造成附近的水体中总砷含量的升高。在自然界中,ASA可以轻易地通过厌氧生物降解或自然光降解等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飞快发展,人们对清洁水的需求不断提高。淡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问题,这就要求人们继续寻找对环境友好、成本效益高的海水淡化技术。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化(FCDI)因其卓越的海水淡化能力和可以持续不间断的运行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对于干扰FCDI脱盐性能的重要要素,包括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等一直有所研究,也不断对FCDI装置的设计进行
稀疏矩阵向量乘法是数值计算的核心子程序之一。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迭代法求解大规模稀疏线性方程组来逼近其精确解,Sp MV作为迭代求解的主要计算步骤通常需要执行数千次。然而,相关处理器硬件的复杂加上稀疏矩阵的稀疏特征导致了计算的负载不均衡并形成了内存瓶颈,这使得优化Sp MV的性能十分困难。ARMv8-A是ARM推出的一款高性能计算处理器架构,首次支持开始支持64位的指令集,提高了双精度浮点运算能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