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研究(1915-1925)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对公民教育的探讨开始于甲午战后。新文化运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已认识到民主共和的实现,国家的富强离不开国民性的改造,公民素质的提高。新文化运动兴起,思想界力倡现代公民伦理道德观念,积极吸取现代公民精神以重塑民族精神与文化,对君主专制与封建伦理进行猛烈批判。呼吁国人重视公民权利,强调参政公权的重要。积极宣传科学,力倡理性精神,反对迷信、盲从。努力反思国家贫弱根源,他们以民族复兴、现代启蒙、救亡图存为已任,真诚希望国人拥有健全人格,养成民主共和精神,以改变国家贫弱局面,使中国真正实现民主共和,早日建成现代富强国家。总体而言,思想界提倡养成健全人格、培养人权意识、发展民主共和思想、高扬理性精神、宣扬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成为这一时期公民教育思想时代特色,思想界对公民教育思想探讨逐步趋向深入。对新文化运动时期公民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时公民教育思想时代特色,对当今培育高素质公民,完善公民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渐丧失统一性和自主性,沦为列强竞相角逐的场地,作为国家门户的中国海关自然也不例外。列强的参与使近代中国海关成为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其虽
对山西省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经验和效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将治疗基因整合到患者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点并实现稳定的表达是基因治疗的关键,包括病毒载体和转座子系统在内的几种技术已经用于整合,但都存在治疗基因负载力较小及随机整合的
大同电网正常方式下遇到大同二电厂220 kV母线故障,由于内部缺少大的电源点支撑,造成电压迅速降低甚至电压崩溃,而频率基本稳定,故提出低压减载方案.
分析了网络环境变革给图书馆工作带来的影响,探讨了"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内涵及其在图书馆的实践意义,提出了改革图书馆组织机构形式、设施业务流程重组、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
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随即拉开帷幕,美苏在全球争霸的态势也影响到了东亚的政治格局。美国独控日本,要把日本作为其在东亚防共基地。为了避免介入国际纷争,日本吉田政府根据时
近代高等教育制度作为众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民国时期湖北的高等教育,不仅具有时代演变的特征,而且因为湖北政治、经济、社会诸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