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豫西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地块区,具典型的盆岭构造特征。出露太古宇花岗绿岩地体、元古宇火山岩、沉积岩系、白垩系到第三系河湖相沉积岩系。燕山期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 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外方山等金矿田内金、钼等矿产资源丰富。金巨量堆积在几十个矿集区内,成矿元素、矿物类型、成矿期、阶段一致,成矿作用受统一的构造热事件控制。 以各隆断区与毗邻盆地地壳厚度差别明显并以深大断裂分界;分界断裂与地幔斜坡对应;隆断区和盆地燕山期岩浆活动、现代地热活动和岩浆岩壳幔混熔成因;断陷盆地沉降于白垩-第三纪等为依据,认为本区盆岭构造是燕山期壳幔界面处物质熔融并侧向上侵入和上地幔不均匀起伏、岩浆冷凝结晶、体积收缩等原因导致同生断层长期持续运动的结果。 依据矿集区与花岗岩体及隆断区北部隆起带、燕山期大型花岗岩基、小花岗斑岩体、中生代断陷盆地的空间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及区域流体蚀变特征;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硫多来源、铅、碳深部源为主的特征;成矿、花岗岩浆作用、断隆、盆地活动时间一致等事实为依据,认为: 1、区内成矿期中深部的韧性剪切带形成石英脉型富金矿(小秦岭型)。中浅部位韧-脆性断裂带形成石英脉形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崤山型)。较浅部位脆性断裂带和隐爆角砾岩体形成破碎带蚀变岩型和隐爆角砾岩型较贫的金矿(熊耳山-外方山型),均共、伴生银、铅、锌。浅表部位盖层中形成钼、银、铅、锌矿并伴生金和共存零星小型金矿(栾川-卢氏地区的类型)。这种由深到浅的矿化分带规律应是本区的普遍规律,目前所见各隆断区矿床类型差别的实质是成矿后第三纪隆断区抬升与剥蚀幅度不同、出露部位不一所致。 2、成矿作用是在燕山期形成盆岭构造的动力体制下发生、发展的,成矿的动力主要是构造-岩浆热作用,成矿流体来源于深循环的湖盆流体和岩浆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质花岗岩,少许来源于中生代盆地和结晶基底,边缘断裂带及与其沟通的断裂-裂隙网络系统是其运移通道和矿床堆积场所。 3、本区金矿田的成矿系统属盆岭构造动力体制下岩浆热液和湖盆深循环热液成矿系统。小秦岭、熊耳山等隆断区是这一成矿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子成矿系统。预测崤山、熊耳山、外方山诸隆断区和栾川-卢氏地台边缘褶皱带深部还有几个小秦岭型金矿田,找矿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