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1、通过对腓肠肌急性拉伤后不同时间点组织切片的观察,明确腓肠肌拉伤后组织结构的修复过程。2、通过观察牵张、牵张+冰敷干预后腓肠肌急性拉伤后不同时间点组织切片的修复过程,明确腓肠肌损伤后的科学处理方法。3、通过观察牵张与牵张+冰敷治疗对损伤骨骼肌COL-I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牵张与牵张+冰敷对腓肠肌急性拉伤后的作用效果及机理。实验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大鼠组A组、损伤即刻B组、自然恢复组C1组、自然恢复组C2组、牵张组D1组、牵张组D2组、牵张+冰敷组E1组、牵张+冰敷组E2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6只大鼠均建立腓肠肌拉伤模型。实验模型制作完成后,D1组、D2组在模型建立12天后开始采用牵张手法进行康复,每天固定时间、人员操作。E1组、E2组在实验模型建立12天后采用牵张手法康复,然后进行冰敷,每天固定时间、人员操作。其余组正常喂养。实验各组在相应的时间进行腓肠肌取材,并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并测试相关指标。实验结果:1、大鼠腓肠肌光镜观察结果:拉伤一小时,在光镜切片下观察,受损部位肌纤维组织结构不整齐,同时伴随出现水肿的情况,肌纤维之间的间隙情况不一致,有的明显加大,可观察到存在炎症反应,并可见血管扩张发生。在骨骼肌受损后18天组织切片观察可见,自然恢复组受损部位肌纤维出现修复,但没有完全修复,肌纤维存在大小不一,排列不够整齐。牵张组与牵张+冰敷组治疗后,受损部位新生的肌纤维排列更加整齐,结构更加完整。在骨骼肌受损后25天光镜观察可见,自然恢复组受损部位肌纤维出现修复,修复存在瘢痕,肌纤维存在大小不一,排列不够整齐。牵张组与牵张+冰敷组治疗后,受损部位新生的肌纤维基本排列整齐,修复较好。2、大鼠腓肠肌胶原蛋白COL-I免疫组化测试结果:损伤一小时,COL-I蛋白表达随即下降,在损伤18天自然恢复组C1、牵张组D1、牵张+冰敷组E1胶原蛋白COL-I蛋白表达均出现最大值,自然恢复组B1组与正常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损伤即刻组B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牵张组D1组、牵张+冰敷组E1组与损伤即刻B组、正常组COL-I蛋白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损伤25天自然恢复组C2组与正常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牵张组D2组、牵张+冰敷组E2组与正常组COL-I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牵张组D1牵张+冰敷组E1无显著性差异,牵张组D2牵张+冰敷组E2无显著性差异。牵张组D1与牵张组D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牵张+冰敷组E1与、牵张+冰敷组E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论:1、腓肠肌在发生损伤后,采用牵张、牵张+冰敷治疗,有利于损伤后骨骼肌的康复,具有促进愈合的效果。2、腓肠肌急性拉伤后采用牵张与牵张+冰敷治疗,腓肠肌拉伤修复过程中瘢痕组织的生成减少。3、腓肠肌修复过程中,牵张训练在后期治疗更有利于骨骼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