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翻译研究可大致分为翻译产品研究和翻译过程研究两大类别。长期以来,译界中人所关注的多是对译本的静态描写与解释,而就翻译产品的生成过程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翻译产品不过是翻译过程的最终产物,只有对翻译过程进行全面的研究,才有可能较为理想地回答“译本是如何生成”这一令人困顿已久的问题。也正因如此,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的翻译过程研究正在日益成为译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基于对个人或他人翻译经验的思考与总结,众多翻译家和理论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翻译过程理论模式。这些模式或是从语言学层面对翻译过程进行了科学分析,或是从认知学角度对译者心理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两类分析模式,首先,大都局限于狭义的翻译过程,对于译前选本和译后复议等现象,没有关注和研究;其次,以往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与翻译密切相关的非语言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翻译过程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最具代表性的焦点: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是如何介入翻译过程并影响与制约译本的生成。此外,译者的语言应用和思维过程虽一直得到了应有的阐释和分析,但译者是以客观的中立角色而存在于模式中的,而事实上,翻译过程并非两种语言符号的单纯对应转换,在社会语境的影响与制约下,译者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实际翻译操作中具有语言和文化上的偏好或偏向。本论文认为,将阐释学引入翻译过程研究无疑能够较为理想地解决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其原因是,研究译者思维中的语言转换和生过程成是非常抽象而不易把握的,即使能够说明或解释某些相关问题,也很难就实际翻译过程进行客观的分析。假如能将与实际翻译过程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及译者地位与作用引入探讨,并加以适当的理论给予指导和分析,则不仅能帮助我们知其然,也能更好地知其所以然。阐释学就是此论文所引入的理论框架。它是关于理解和文本解释的理论,强调文本生成与接受的历史性,认为人与文本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这一点对于翻译过程研究不啻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译者与作者都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文化中的社会人,因而在接触文本之前已具有个人的“偏见”或“前理解”,换言之,他的一切个性均构成了一种特有的“视域”,于是整个翻译过程就成了译者与作者“视域融合”的过程。鉴于此,本论文拟就上述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过程作全面的剖析,以期为翻译研究提供一种客观的文本评价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