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报告首次单列出一个章节对生态文明建设加以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相关内容和要求也被写入新修订的党章。①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地认真贯彻党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同时也需要在政策理论的指导下践行生态文明。晋北地区——右玉,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多年坚持不懈的绿化历程,把一个生态环境非常恶劣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被称之为“夏天的绿翡翠,冬天的白玉石、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塞上绿洲,成为中国靠人工造林改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光辉典范,为践行生态文明做了生动的示范。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文以建国初期右玉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生存状况等现实状况为起点,论述了建国以来右玉60多年的绿化历程,绿化为右玉县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在右玉绿化历程中凝练的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产生的重要社会影响力等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及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右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选择、践行、以及做出的典范,从而总结出右玉绿化史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给我们的启示,即坚持干部带头、达到群众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坚持艰苦奋斗、做到坚持不懈,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理念。最后,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说明了右玉绿化历程中的精神在经过60多年的形成、弘扬、发展,已延伸拓展到了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转变成一种优良作风,固化成一种优美形象,作用于各项建设事业和活动中,并形成了足以影响和矫正人心向背,催人奋进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传承弘扬右玉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