溅射沉积Cu2Se基薄膜的微结构与热电性能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_r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u2Se材料因“声子液体-电子晶体”(PLEC)的特殊结构,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本课题利用粉末烧结的Cu-Se化合物靶材,通过磁控溅射技术沉积Cu2Se热电薄膜。重点讨论了Cu含量、掺杂Ag、薄膜厚度以及纳米多层膜调制周期对Cu2Se薄膜的热电性能及载流子传输过程的影响。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使用不同[Cu]/[Se]原子比的Cu-Se化合物靶材可以制备具有不同Cu含量的p型Cu-Se薄膜。随靶材中[Cu]/[Se]原子比的增加(1.5→5.0),沉积膜中的[Cu]/[Se]从0.49增加到5.74,相组成从p-Cu Se2相转变为p-Cu Se2+γ-Cu Se相→γ-Cu Se相→γ-Cu Se+β-Cu2-xSe相→β-Cu2-xSe相→α-Cu2Se+未知相→α-Cu2Se+未知相+Cu相。当薄膜中[Cu]/[Se]原子比在2.65-2.91范围内,薄膜都由单一β-Cu2-xSe相组成,形成了富Cu的β-Cu2Se相薄膜。室温下,载流子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u Se2、Cu Se、β-Cu2-xSe相;但迁移率的变化相反。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Seebeck系数和功率因子按β-Cu2-xSe、Cu Se2和Cu Se相的顺序从高到低变化。[Cu]/[Se]=2.65的β-Cu2-xSe相薄膜,具有适当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在研究温度范围内具有最高的功率因子。(2)使用α-Cu2Se相化合物靶材,可以获得β-Cu2-xSe相薄膜。掺杂的Ag生成了纳米尺寸的Cu Ag Se第二相。沉积的β-Cu2Se相薄膜中富Cu。随掺Ag量的增长,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先增加后减小,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电阻率和Seebeck系数的则是先减小后增加。掺杂1.37%Ag含量的β-Cu2-xSe薄膜,具有较大的Seebeck系数,在测量温度区间内,功率因子最大。(3)使用α-Cu2Se相化合物靶材,改变溅射时间可制备不同厚度的Cu-Se薄膜。沉积的Cu-Se薄膜主要由β-Cu2-xSe相组成,较薄的薄膜也含有极少量的α-Cu2Se相。沉积的β-Cu2Se相薄膜富含C。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室温下的载流子浓度、载流子迁移率和柱状晶直径都增加;而Seebeck系数和电阻率降低。最小厚度为0.84μm的薄膜,在整个测量温度范围内,功率因子最大。β-Cu2-xSe薄膜具有明显的热电性能尺寸效应。(4)β-Cu2-xSe/a-C和β-Cu2-xSe/SiC纳米多层薄膜中的β-Cu2-xSe层都富含Cu,并具有致密纳米尺度的柱状晶。随着β-Cu2-xSe/a-C或β-Cu2-xSe/SiC调制周期的减少,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降低,而电阻率和Seebeck系数增加。在β-Cu2-xSe/a-C纳米多层膜中,减小调制周期也降低热导率,调制周期最小的多层膜(160nm),室温的热导率和ZT分别为0.57m W·m-1·K-2和0.42,在300℃时具有1.13m W·m-1·K-2的高功率因子。在β-Cu2-xSe/SiC纳米多层膜中,调制周期最小的多层膜(210nm),室温和325℃时的功率因子最大,分别达到0.39m W·m-1·K-2和0.59m W·m-1·K-2。纳米多层结构中热电性能的提高归因于层界面和晶界面的散射效应。(5)β-Cu2-xSe/a-C纳米多层膜层界面的散射效应比β-Cu2-xSe/SiC纳米多层膜的更强烈,这显示了层界面内建电场大小对载流子的散射程度。这项研究表明构建β-Cu2-xSe/a-C和β-Cu2-xSe/SiC纳米多层膜是提高其热电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目的:以传统ROI勾画法为参考标准,评估全肝3D分割技术对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肝脏平均脂肪含量定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上腹部1.5 T或3.0T MRI检查(包括IDEAL-IQ(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
学位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aSAH常见并发症,可使病情临床恶化、预后不良。本课题拟对aSAH患者术后CVS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并构建CVS的临床预测模型,评估模型性能和质量后转化为临床实用工具,帮助临床医师对a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进行缺血和/或出血风险评估的新方法,并初步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分为三部分:(1)住院期常见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轨迹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冠心病与抗栓临床研究创新网络(Cor
学位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航空航天新型高温合金材料。高Nb-TiAl合金通过Nb元素的合金化提高了其高温抗氧化性和蠕变性能,是被广泛关注的新一代高温轻质合金之一。本文针对铸造态、锻造态和锻造热处理态高Nb-TiAl合金开展了微结构演化表征、力学性能评价及失效机理分析。铸造态高Nb-TiAl合金1380℃/2h/FC和900℃/100h/FC热处理研究表明,铸造态高Nb-TiAl合金主要
学位
“低碳环保、绿色铸造”是铸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在铸造造型、制芯生产中,无机粘结剂的应用具有环保优势,很有研发、应用前景。吹CO2硬化水玻璃砂工艺具有硬化速度快、所需设备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但存在加入量高(6%-8%)、溃散性差以及易“过吹”等缺点。本文通过材料改性、复合促硬剂、复合吹气工艺等方面的工作,将水玻璃加入量降低到2%,建立起较高的粘结强度,并对复合硬化工艺、防“过吹”机理进行了
学位
氧化物陶瓷是新型结构陶瓷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Al2O3、ZrO2以及两种陶瓷组成的氧化物复相陶瓷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在诸多领域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陶瓷材料本身的绝缘性和硬脆性,导致其加工性能较差,难以制备成形状复杂的构件,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陶瓷连接技术是拓展陶瓷材料应用领域的有效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钎焊作为陶瓷连接的常用方法,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形状适应范围广等优势。本文采用Ni-Ti活
学位
目前存世的《山海经图》仅有明清线刻插本流传于世,艺术发展至当代,"异兽题材"艺术也逐渐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本文通过解析异兽艺术的发展方式,以及对《山海经图》传承再创造的探索与思考,将中国画异兽题材继续深入研究,变得更加系统化、逻辑化,从而作为艺术家演绎自身独特内心情绪的一种艺术形象,旨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的价值。
期刊
我国煤层赋存条件极其复杂,瓦斯事故一直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诸多煤与瓦斯突出实例表明,低频机械振动是诱导突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探究低频机械振动作用下煤粒孔隙结构演化和瓦斯解吸扩散的特性。本文利用自主研发的机械振动条件下恒温瓦斯吸附解吸实验平台,首先对低频机械振动作用前后颗粒煤的孔隙结构进行精细化定量表征,获得了低频机械振动作用下煤粒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并结合断裂力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其演
学位
氟环唑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市场前景良好。本文以双氧水和马来酸酐为氧化剂氧化1-[3-(2-氯苯基)-2-(4-氟苯基)烯丙基]-1-氢-1,2,4-三氮唑(简称三唑烯)合成氟环唑的环氧化反应为目标,采用热力学、动力学和原位光谱测试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三唑烯环氧化反应历程和反应过程安全性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制备高活性氟环唑晶体,其杀菌生物活性优于市售原药,并对高活性晶体进行热稳定性和分解动力学研究,
学位
本文设计和制备一种含6%Re和5%Ru的第5代单晶镍基高温合金,通过拉伸性能测试、蠕变性能测试、组织形貌观察、位错的衍衬分析、电子探针和原子探针元素分析研究了热处理对合金的元素偏析、γ’相尺寸及蠕变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合金在不同温度的拉伸行为及变形机制;研究了不同温度/应力下的蠕变行为及变形和损伤机制;研究了高温蠕变对元素在γ/γ’两相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在铸态下枝晶干和枝晶间存在明显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