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了解哈尔滨市MSM人群性网络特征和HIV感染危险行为特征,探索MSM人群中HIV传播以及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可能性,并为下一步对MSM人群进行干预、资源分配、制定政策等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选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作为研究现场。研究对象招募方法主要包括:根据研究方案的要求,通过MSM人群的关键知情人,对哈尔滨市的MSM活动场所的分布情况进行摸底登记分类,然后招募一定数量的同性恋志愿者,通过相关培训合格后,将志愿者分成不同类别的调查小组,进行现场调查。在开始正式调查之前,在当地MSM人群中知名度很高的同性恋网站发布本次调查的有关信息,取得MSM人群的积极响应。
现场调查采取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形式,定性访谈采用开放式提问形式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
本研究从个人为中心的网络角度对性网络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分析指标有个人网络的大小、密度;网络成员交往的相似程度等。网络的密度(network density)是以假设个人网络中每个成员相互认识所形成的潜在关系数为分母Cn<2>个人实际认识网络成员所形成的的关系数为分子来表示个人网络的密度。网络成员交往的相似程度(assortative and disassortative mixing)通过与性伴进行以年龄等特征求得相关矩阵,采用定量Q检验公式来描述组内成员的交往的相似性,即Q=(Σ<,i>p<,n>-1)(n-1),Q>0表示性伴交往相似,Q<0表示性伴交往不同,Q=0表示性伴的选择是随机的。运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GEEs)Poisson回归模型评价调查对象与性伴之间的年龄、婚姻状况等交往模式,通过独立、半独立模型,对称、半对称模型,有序对称模型和边缘同质性模型进行拟合检验。
研究结果:
1、本次定量调查获得有效问卷647份,调查对象的性取向以同性恋者(Gay)和双性恋者(Bi)为主,分别占78.9%和16.7%;其中Gay和Bi过去6个月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4.1%和66.0%;过去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中,Gay的接受性肛交行为高于Bi(X<2>=18.46,p<0.01),插入性肛交行为低于Bi(X<2>=18.38,p<0.01)。
2、17.9%的MSM曾经有商业性行为,18-24岁年龄组的MSM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最高,为22.5%; 59.7%的MSM曾通过网络寻找性伴;13.1%的MSM曾做过HIV检测。
3、MSM与性伴之间在年龄和婚姻状况上的交往相似性Q值分别为0.03和0.41,不同场所的MSM与性伴之间在年龄和婚姻状况上相似性Q值有差异;不同的模型拟合发现,MSM对性伴年龄和婚姻状况的选择上有聚集性;年龄小的MSM倾向于有年龄大的性伴,并且安全套使用比例低。
4、通过对MSM年龄、性伴年龄和安全套使用情况的交叉分析发现,低年龄组MSM与高年龄组性伴以及高年龄组MSM与低年龄组}生伴之间的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远低于同年龄组之间。
5、从不同场所看,浴池的MSM平均性伴网络较大,为18人,过去一年性伴关系维系比例为35.9%,性伴更换频率高,过去6个月与男性或女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分别为8.8%和32.5%;从不同年龄组看,35-44岁年龄组的MSM平均性伴网络较大,为18人,过去6个月与男性或女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分别为5.6%和27.5%。
结论:
不同场所MSM人群特征差别较大,酒吧以年轻人为主,文化层次高,性伴关系维系时间较短,性伴更换频率高;浴池的MSM年龄相对较大,文化层次较低,性伴数较多,性伴关系维系时间相对较长。MSM人群双性行为比例较高,尤其是性取向为双性恋者,性伴数多,他们既与男性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既存在与女性的商业性行为现象,也有配偶或女性同居者间的性行为。这种既与男性又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情况,为HIV在高危人群中与一般人群之间建立了传播的桥梁。尽管该市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很高,但是多性伴、无保护肛交及性交易行为普遍存在于MSM人群中,使艾滋病在该市MSM人群中快速播散已成为可能。35-44岁年龄组的MSM具有感染和传播HIV的高风险,他们性伴多,平均性伴网络大,双性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比例均低,是今后干预的重要亚人群之一,并且该年龄组相对拥有更多的年龄小的性伴,很容易造成HIV向低年龄组传播。该市MSM人群中,通过性伴交往的相似性模型拟合显示,年龄小的MSM倾向于有更多的年龄大的性伴,并且安全套使用比例相对低,存在HIV扩散的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