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际方式。近年来,随着话语分析热潮的兴起,作为话语分析的一个分支,会话分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兴趣,会话分析的相关研究也从多方面得以展开。由于会话的进行总是以话轮为基本单位,话轮转换便成了会话分析研究的一个核心部分。语言总是和文化紧密关联,那么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会话中所采用的话轮转换策略是否也会有所异同呢?本文从此问题出发,采用对比研究方法,以二十期中国的脱口秀节目《鲁豫有约》和二十期美国的脱口秀节目“The Oprah Winfrey Show”中的会话为语料,以Sacks, Richards等人关于话轮转换策略的分类为理论基础,对不同文化下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话轮转换策略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解答如下几个问题:1.脱口秀节目中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运用话轮转换策略上有没有异同点?2.如果有异同点,那么这些异同点体现在哪些方面?3.如何从社会文化角度解释这些异同点?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脱口秀中中西方人在话轮转换策略的操作方面确实存在异同之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中美脱口秀节目中的参与者所采用的话轮转换策略大致相同;在放弃话轮的过程中,参与者都很少采用自我选择来获取话轮,主持人在这个过程中大多采用“提问-回答”这种毗邻语对来实现话轮的转换;在抢夺话轮的过程中,主持人说采用的话轮转换的频率远远高于嘉宾和观众。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中国的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基本上控制了第一个话轮的权利,但美国的脱口秀节目中情况却恰恰相反;美国脱口秀节目中参与者运用话轮把持策略的频率远高于中国脱口秀节目中的参与者;美国脱口秀节目中话轮转换时的话语重复、打断、以及插入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中国脱口秀节目中却并不如此。此外,在找出这些异同点的基础上,作者还从社会文化角度对它们进行了解释。本文所作的分析研究只是会话分析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中还有许多内容值得发掘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