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期肥胖不但会阻碍儿童青少年当下的身心健康,而且可能对其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如今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攀升,儿童青少年肥胖在中国的流行也愈演愈烈,肥胖问题正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极大隐患。儿童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活动大多以社区为锚点进行,其肥胖的形成与社区建成环境密不可分。关于社区建成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肥胖影响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总数较少;已有的研究大都忽视了由于个体偏好所产生的行为自选择;且在机制探索中相对缺乏关于父母代际中介影响的讨论。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在2004-2015年间访问的3172名6-18岁儿童青少年样本数据,运用多层逻辑回归和多层线性回归,检验了社区建成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并通过纳入交互项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运动和饮食偏好的儿童青少年肥胖受建成环境影响的异质性;利用逐步检验回归系数法和结构方程法,探索和核验了建成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机制;最后从社区环境角度提出了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到公园距离缩短有利于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可能性,且对男性或大龄青少年的作用更为明显;社区蔬果店密度增加有利于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可能性,且作用效果随个体年龄增长和运动偏好提升而增加;社区食品店密度降低有利于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且作用效果随个体年龄增长而增强;社区到公交站距离虽然整体不具备显著影响,但是随着儿童青少年对运动偏好的增加,缩短社区到公交站距离显著降低了肥胖发生的概率。就影响机制而言,社区人口密度存在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社区人口密度高有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采用积极的通学方式(即通过步行或骑行方式上下学),从而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社区人口密度过高将导致父亲/母亲BMI增加,从而提升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可能性。基于以上结论,针对规划实践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期从社区层面改善建成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症进行有效防控,进而提高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具体包括:构建健康导向的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提高社区蔬果店密度和社区外公园绿地运动场所的可达性;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的活动需求,综合考虑设施布局,以吸引更多儿童青少年进行锻炼;营造利于步行和骑行的建成环境,倡导儿童青少年采用积极的通学方式;宣传运动和膳食知识,引导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形成利于健康的意识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