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AR图像机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解译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难点所在,对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实际应用意义。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和识别算法也被应用于很多场景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效果。本文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同场景下的SAR图像车辆和舰船目标的检测和分类,主要工作如下:1.在SAR图像车辆目标分类方面,研究分析了经典的VGG-16和Res Net网络模型,改进了残差模块,从而得到了改进的Res Net网络,可以更好地利用和传播CNN中不同位置的特征信息。采用扩充的MSTAR数据集,分别使用VGG-16、Res Net-18和改进Res Net-18网络进行分类训练和测试,分析并比较了网络收敛情况和识别准确率。2.在SAR图像车辆目标识别方面,提出了一种改进的Faster-RCNN检测算法,首先在CNN网络提取特征中加入了特征融合的方法,将浅层特征和深层特征融合;其次引入了Soft-NMS来取代传统的NMS方法,更为合理地去除冗余框,降低漏检率。采用自主制作的SAR图像目标检测数据集,分别对传统Faster-RCNN和改进Faster-RCNN进行目标检测的训练和测试,从收敛效果、漏检和虚检情况、识别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3.在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面,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3算法,首先采用kmeans聚类方法优化了检测的先验框,然后引入了基于GIOU的相似性度量,进一步改进了框回归损失函数和置信度损失函数,从而优化了整体的损失函数。采用AIRSARShip-2.0数据集,验证了改进YOLOv3算法的有效性,提高了查全率、查准率和m AP值,并且对复杂环境的目标以及小目标的检测更为准确。综上所述,本文针对SAR图像的检测识别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最后也分析了不足之处和展望了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可见光通信(VLC)具有频谱资源丰富、保密性好、成本低、能耗小等优点,因而成为近年来无线通信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MIMO-VLC系统的空时编码方案,研究了空时分组码、低功耗空时分组码、空时分组码与空间调制的结合和超正交空时格码的设计方案。主要工作如下,一、将传统MIMO系统中的空时分组码方案,推广到MIMO-VLC场景。结合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特点,针对MIMO-VLC系统,给出了两种将传统的空时分
在各类智能终端大范围普及的现代社会,伴随着云虚拟现实、物联网工业自动化、远程全息无人系统、数字孪生体域网等新型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无线通信业务需求已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然而,日益紧缺的传统射频频谱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数据传输速率需求。此时,光无线通信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崭露头角,能够提供丰富的频谱资源、支持超高速的数据速率、满足未来移动通信高速业务场景需求,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无线传输技术。但
如今,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程序需要高计算能力才能提供智能服务。然而,移动设备通常具有非常有限的计算能力和电池容量,并且难以通过密集计算来支持这些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移动边缘计算(Mobile-Edge Computing,MEC)作为一种有前途的解决方案被提出,它可以在网络边缘为移动用户提供计算服务。数据压缩技术可以减少数据大小,进而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时延和能耗。本学位论文将数据压缩理论融入MEC
随着通信速率需求的日益增长,毫米波频段大量的频谱资源被逐渐重视。目前,毫米波频段功率放大器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并在部分产品中得以应用。然而,在实现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和面向特定应用的功率放大器上仍有许多实际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在回顾毫米波功率放大器设计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接收频带噪声抑制、宽带工作和d B线性功率检测等方向。为了满足Ka频段5G毫米波和卫星通信相控阵应用的需求,本文介绍了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通信系统重要一环的天线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无线通信应用中对天线的要求日趋宽带化和小型化。在实际应用中,传统天线的参数往往难以满足应用要求,电阻加载作为实现天线小型化及展宽天线带宽的手段在天线设计中应用广泛。单极子天线因其全向辐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等优点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工作频率的降低,能够实现有效工作的单极子天线尺寸也会随着波长增加而变大,极大限制了
数字编码和可编程超表面因其强大的电磁调控能力和信息携载能力,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波达角估计(DOA)作为阵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国民经济等诸多领域。本文将可编程超表面应用于波达角估计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可编程电磁超表面技术的波达角估计算法,从理论的分析推导,到电磁全波仿真与理论计算的联合分析,再到全波仿真与电路级的联合仿真,最后通过验证性
随着国内外5G通信技术的发展,毫米波移动通信因其大带宽、低延时越来越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研究热点。目前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大多是采用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数目相同的对称性设计。由于传统的对称架构的收发系统在性能、功耗、成本以及系统复杂度上难以达到平衡,近期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非对称传输的解决方案,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依据非对称架构移动通信系统的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通信系统的Sub-6GHz频段已经实现商用,为了进一步满足日益剧增的数据业务需求,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毫米波频段。作为5G通信系统的候选频段,毫米波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2017年7月,中国已经将26GHz和39GHz作为5G毫米波的实验频段,本文针对39GHz频段5G通信系统中的毫米波射频前端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收发机结构以及射频前端的具体指标要求,论文主要对毫米波
波束调控超表面通过可编程控制的反射来重新配置无线传播环境,有助于降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复杂度、功耗及硬件成本。波束调控超表面灵活性高,且与无线通信系统兼容,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电磁场理论,若超表面的每个单元引入适当的相位补偿,即可控制控反射波的传播方向。论文基于此,设计出5GHz及39GHz频段的1-bit控制的单波束调控超表面,并进行加工测试。本文的主要
作为5G系统等无线系统中的重要器件,频率综合器(Frequency synthesizer,FS)不仅可以作为通信系统的稳定本振,而且还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本文直接面向5G毫米波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频率综合器,侧重研究了5G毫米波锁相环中的分频器和自动频率校准结构。本文首先讨论了频率综合器,基于锁相环的性能需求,选定电荷泵锁相环,并讨论其工作原理,分析线性化模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