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光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绿色环保材料,具有高光催化活性、强紫外线屏蔽能力,使其在诸多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以TiO2为代表的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能在常温下利用光能氧化分解污染物,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新技术。但TiO2禁带宽度大(3.2eV),只能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部分(仅占太阳光能3-4%),这使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大规模推广。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活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绿色环保材料,具有高光催化活性、强紫外线屏蔽能力,使其在诸多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以TiO2为代表的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能在常温下利用光能氧化分解污染物,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新技术。但TiO2禁带宽度大(3.2eV),只能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部分(仅占太阳光能3-4%),这使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大规模推广。
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活性,在深入分析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非金属离子掺杂的方法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进行改性研究。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溶剂,选取了短周期非金属元素B作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来制备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光催化剂;研究焙烧温度、掺杂比例对纳米TiO2晶型组成、粒径大小和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所制得的二氧化钛粉体进行表征,研究了TiO2粉体在焙烧过程中的相转变。考察了B元素掺杂对二氧化钛粉体的晶型结构、晶粒尺寸的影响。通过降解甲基橙溶液,研究了硼掺杂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掺杂焙烧温度和最佳掺杂比例,并采用XRD,FTIR,UV—Vis及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所制催化剂的结构和光电性质,初步探讨了非金属离子硼掺杂对二氧化钛粉体光催化活性影响的机理。
TiO2本身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较弱,若采用吸附性载体负载TiO2则可显著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吸附剂作为载体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有机物吸附到半导体粒子的周围,增加局部浓度及避免中间产物挥发或游离,加快反应速度。采用多次浸渍-干燥-锻烧操作将其负载在活性炭上,形成负载型光催化剂B-TiO2/AC。本文探讨了负载量、硼掺杂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影响。通过SEM、XRD等分析手段对负载型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物化性能、晶态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并实验完成了负载型催化剂用量、甲基橙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条件优化。
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硼掺杂TiO2时,400℃焙烧的样品催化活性最高,可以有效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硼的掺杂,可以提高TiO2对光的吸收,但对TiO2的禁带宽度影响很小。(2)通过比较溶胶.凝胶法结合浸渍法制备的负载活性炭后硼掺杂的TiO2的光催化性能、结构及光吸收性质,发现溶胶—凝胶法结合浸渍法所得到的负载型催化剂光催化性能明显得到提高。(3)以实际纺织工业中排出的废水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所制得的催化剂其广泛应用性,发现所制复合型催化剂对印染废水和毛纺染色废水都具有良好的催化降解性能。并且所制催化剂性能稳定,可重复利用率高,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其他文献
在当代景观规划中“反规划”概念的提出无疑为正处在混沌与迷茫中的景观设计学指出了一条新的出路。对自然的认同、对社会的认同、对人的认同,才是对可持续的认同。由于“反规划”理念的指引,森林公园景观的开发和设计将会对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关注,进而使得景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作用能够更加有效地、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本文从对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背景出发,借鉴国内外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成功
磁场传感器目前已经充斥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帮助我们获得了海量的存储空间,实现了汽车、轮船和飞机的精确度导航和定位,使我们能够获取异常微弱的信号和探索危险以及人类不能够到达的领域。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设计与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便携式磁场传感器成为可能。本文基于目前国外MEMS磁场传感器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梳状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它采用静电激励和静电检测,通过罗伦兹力的反馈将磁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隐蔽性强、信息实时、自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到精细农业、安全监测、空间探索、智能交通、医疗健康等各个领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众多应用里,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如果不能确定从网络中获取的数据的正确位置来源,那么用户得到的数据就毫无意义。另外完成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定位,不仅能为网络提供命名空间,也可以为网络整体化管理、负载
本文研究了包括频谱利用率、IFFT/FFT、循环前缀等的OFDM基本原理,并进一步分析了OFDM系统的同步技术,以及各种非理想同步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两类OFDM同步算法-基于训练序列(TSB)的同步算法和基于循环保护前缀(GIB)的同步算法。前者利用每一数据帧中的辅助信息-训练序列,估计系统定时和频率的误差。由于辅助信息的预知性,使得这种算法的准确度比较高,但它同时降低了有用信息的传送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性能好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器和通讯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未来电动汽车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LiCoO是目前商品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通常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生产。该方法需要在高温下烧结较长的时间,导致材料的组成不均匀、颗粒形貌不规则、粒径分布宽。为了克服高温固相反应法的缺点,本文以尿素和碳黑代替纯金属作燃料,用改进的高温自蔓延合成法制备LiCoO。用X射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具有设备投资少、反应器体积小、能耗低、生成H2和CO的摩尔比接近2等优点,适合甲醇合成及费托合成反应。因此,该反应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结合课题组前期工作,主要从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条件及催化剂表面状态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催化剂采用聚乙二醇为分散剂;以硝酸盐溶液浸渍方式添加第一助剂CeO2及第二助剂ZrO2,并通过TG-MS、TP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考
目前,换热设备在运行中都存在污垢的问题。采用传统的机械除垢或化学剂清除污垢,普遍存在着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方便可行的防除污垢的方法。文献研究表明,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对换热表面进行处理,降低传热表面的表面能,能够减少污垢的形成。鉴于液相沉积法(LPD法)在产业化方面存在的潜力,本文开展了液相沉积法制备TiO2薄膜的研究。实验中系统地讨论了[TiF6]2-的浓度、反应物中(NH
与现有的烃类裂解制乙烯路线相比,固体酸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路线具有环保、可持续、反应条件温和等多方面的优势,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针对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基于γ-Al2O3和ZSM5分子筛进行氧化物掺杂或离子交换等化学修饰,实验研究了所制催化剂的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寿命实验测试部分催化剂的稳定性;XRD,TG,NH3-TPD,IR,XPS
MnO2由于储量丰富、环境友善、制备容易,被认为是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电化学电容器活性材料。本文以二氧化锰电化学电容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其在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及恒流充放电实验,揭示了电极反应的特点,并且测得组装的二氧化锰电容器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⑴采用低温固相法,液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α-MnO2粉末颗粒,颗粒大小为r固>r液>rsol-gel,在1mol
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双酚A随着其大量的使用越来越多的进入到环境中。并且由于其难降解性在环境中积累并经由生物积累效应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和水质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当前对双酚A的控制技术主要集中在生物处理方面,然而当前污水处理厂中设置的常规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降解这些难生物降解污染物质。本文在生物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联合处理双酚A的设想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光催化/生物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