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价值多元化时期,价值冲突时有发生,各项法律制度尚在完善之中。法律是社会冲突的标尺,是法官裁判的主要依据。法官在依据法律作出一项司法裁判之前,需要正确确定法律规定的含义,这种明确法律规定含义的活动即是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过程在于发现法律背后的价值,可以说价值判断贯穿于法律解释的整个过程,法律解释离不开价值观的导向。因此,研究价值判断在法律解释中的具体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概念和意义两个方面对法律解释中的价值判断进行理论分析。一方面明确法律解释中价值判断的特定含义,并从其主体、对象、判断规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认识。另一方面明确价值判断在法律解释中的意义,价值判断不仅是法官智慧的彰显,更是增强案件结果说服力,确定案件裁判依据的重要法律方法。其次,分析价值判断在法律解释中的具体操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价值发现阶段,一方面要对诉讼各方的需求价值进行发现;另一方面要对需要解释的法律条文进行价值发现。第二个阶段是价值权衡阶段,结合具体案例讨论法官在法律解释的过程中如何解决法律价值之间的冲突,总结出一些可行性原则。第三个阶段是价值评价阶段,主要阐述价值评价的内容,并结合案例,分析采用何种价值评价标准对复数解释进行评价。第四个阶段是说理阶段,裁判文书的说理是社会监督判决的主要途径,法律解释中价值判断的理由必须体现在裁判文书中,实现公开化,才能增强判决的说服力,实现社会公众对裁判的监督。再次,分析法律解释中价值判断应用的现实问题。采用实证分析法,揭示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解释中价值判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第一,法官的价值判断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个人价值取向、社会价值观、“同行”的价值判断以及社会舆论;第二,“价值”的多样化,各种法律价值相互冲突;第三,法律解释中的价值判断标准尚未统一。最后,对法律解释中价值判断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从保证法律解释中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将价值判断的一般准则内化为法官的前理解以及加强指导性案例推广三个方面提出,将理论联系实际,以期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发挥价值判断在法律解释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