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2012年发布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新增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优先投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十二五规划‖实施已经三年多了,各级政府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有了长足的进步。评价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最有发言权的是公共服务服务对象,即农村居民,他们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是衡量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对西南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及其满意度的国内外相关理论为研究支撑,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及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尤其是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研究背景,在参考学术界现有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对西南四省市,即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调查分析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基于公共服务内容的满意度分析,二是基于公共服务主体的满意度分析,三是基于公共服务环节的满意度分析,并透过数据分析找出各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西南四省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着区域不均等,服务项目不均等,以及农村居民的服务期待和服务现状的较大落差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公共服务内容的质量提升,公共服务主体的能力提升,公共服务环节的系统提升等对策建议。希望为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及西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