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见常被认为是对特定群体及其成员所持有的消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而性别偏见是一个双维的建构,包括两个态度集:敌意性别偏见和善意性别偏见。其中,善意性别偏见与其他种类的偏见不同,它是一种以呵护女性的正面情感形式出现的偏见。因此,性别偏见的成因可能也有别于其他偏见,需要单独进行考查。
在已有关于性别偏见成因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往往是既包括男性又包括女性,分析数据时没有区分性别。但是性别偏见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意义是不同的。男性是性别偏见的施予者,而女性一方面是性别偏见的对象和受害者,另一方面又是性别偏见的认可者,甚至施予者。所以,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偏见的解释变量,可能会略有不同。此外,以前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差异变量对性别偏见的作用,对性别认同的作用关注较少。而正因为女性既是性别偏见的受害者,又是性别偏见的施予者,所以对女性中的性别偏见的解释可能还需要考虑性别与性别认同的作用。
为了能更好地解释性别偏见,本研究考查了社会支配取向这个个体差异变量在两性中对性别偏见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性别认同对社会支配取向作用的可能影响。其中性别认同包括性别认同强度和性别认同内容两个方面。
研究一中关注的是社会支配取向对性别偏见的解释力在男性和女性中是否存在差异,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结果表明,对于敌意性别偏见,社会支配取向在男性中与其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女性中仅出现了正相关的趋势。对于善意性别偏见,社会支配取向在男性中与其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女性中基本没有出现相关的趋势。总地来讲,在男性中,社会支配取向对性别偏见的解释力较强;在女性中,社会支配取向对性别偏见的解释力较弱。
研究二进一步检验在两性中,性别认同强度对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两种方法收集数据,其中实验法启动了被试的性别认同。结果表明,在女性中性别认同强度能调节社会支配取向与敌意性别偏见之间的关系。当性别认同强度较低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敌意性别偏见正相关;当性别认同强度较高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敌意性别偏见无关。在男性中,社会支配取向对敌意性别偏见的主效应显著。
研究三则考查了女性性别认同内容对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之间关系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两种方法收集数据,其中实验法启动了被试的性别认同内容。结果表明,当女性具有传统性别认同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正相关;当女性具有现代性别认同时,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无关。
研究四进一步考查了女性性别认同强度和女性性别认同内容对社会支配取向与性别偏见之间关系的共同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结果表明,在传统女性性别认同内容和现代女性性别认同内容上,社会支配取向与善意性别偏见之间的关系都受到了女性性别认同强度的调节。女性如果内化了传统价值,并且性别认同水平较低时,社会支配取向会与善意性别偏见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女性如果内化了现代价值,并且性别认同水平较高时,社会支配取向与善意性别偏见之间有负相关趋势。
本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性别偏见成因的理解。两性中性别偏见的成因是不同的。女性中性别偏见可能受到了社会支配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共同影响。本研究还为思想不对称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使用社会支配取向来解释性别偏见时会出现思想不对称现象,是因为女性中社会支配取向对性别偏见的作用会受到性别认同强度和性别认同内容的调节。在解释女性中的性别偏见时,性别认同强度和性别认同内容都有可能发挥调节变量的作用。降低社会支配取向的水平有助于控制和减少性别偏见。加强平等思想的教育能逐步减少传统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