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流动儿童群体规模也连带扩张。因此,流动儿童作为外来群体也将同其他特殊群体一样面临着诸多问题。而其中如教育、医疗卫生、心理健康等几项主要问题将是流动儿童不得不面对的。虽然,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国家都给予了相当的优惠政策与福利,使其教育、医疗卫生、心理健康能够得到基本的政策性保障。但是,政策的实施却是困难的,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尤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政策实施更是一项漫长且艰巨的任务。流动儿童由于流动的特性,其心理健康状况必然存在着诸多危机与挑战,这些危机与挑战的具体表现则是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不良、问题行为严重、人际关系不良、自卑感与孤独感等一些负性事件。而负性事件的刺激程度差异及累加效果必然会带来相应程度的负性情绪体验,从而也影响流动儿童的情绪弹性水平。根据现有的研究,对于初中流动儿童的情绪体验与情绪弹性的关系研究还未有涉猎,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干预也寥寥无几。因此,对初中流动儿童情绪体验与情绪弹性的关系进行探究,并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调整其负性情绪体验的认知环节,进而促进情绪弹性的提升是可行且有必要的。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陕西省宝鸡市两所学校65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分析初中流动儿童情绪弹性、情绪体验的特点及两者关系。第二部分,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的实验方法对实验组流动儿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并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一个月分别记录两组被试的情绪弹性与情绪体验得分,依次评估团体心理辅导的即时和短期维持效果。结果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情绪弹性与情绪体验得分与非流动儿童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情绪弹性与情绪体验得分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2)初中流动儿童情绪弹性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情绪弹性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初一、初二、初三年级情绪弹性随着年级的增高呈现依次下降的趋势。(3)初中流动儿童情绪弹性在流动时间上不存在显著差异。(4)初中流动儿童情绪体验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负性情绪得分则显著高于男生。(5)初中流动儿童情绪体验得分在年级与流动时间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6)初中流动儿童情绪体验中正性情绪体验与情绪弹性存在显著正相关,负性情绪体验与情绪弹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正性情绪体验与负性情绪体验可以显著预测情绪弹性及各因子。(7)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初中流动儿童情绪体验与情绪弹性都产生显著变化,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短期维持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