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流科学所采用的是机械主义的世界观。该世界观假设存在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具体暂时的事物与抽象永恒的规律形成二元对立,在心智上造成很大的困惑。机械的世界观只注意到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只承认相邻作用而拒绝接受远隔作用,重实在而轻表象,重数量轻形态。其结果是造成“自然的祛魅”,人异化于自然,失去了与自然的亲和感、归属感。作为对机械世界观的修正,形态发生场理论则力图避免二元对立,而把所谓“规律”视为通过进化而形成的“习性”。还认为事物之间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而彼此发生影响。形态发生场理论可以突破以往用机械论模式所难以解释的现象。对记忆的解释是:习惯性行为模式通过调谐进行自我共振;对于集体无意识的解释是:个人与过去所有人之间发生形态共振;对于人心的认识是:人心是延展性的,不局限于一时一处,并不位于大脑。对于社会的解释是:社会如同活的有机体,人群由群体场所组织、协调;对宗教、艺术流派、科学范式的解释是:后来者与创立者或先前有着共同理想、共同行为方式的一群人之间发生形态共振;对于仪式的解释是:仪式是某种精心设计的、意在唤起回忆的行动,仪式能使当今的参与者通过形态共振与其先祖重新联系;对于宗教中的咒语的解释是:弟子通过咒语可以与高僧及传统发生联系。形态发生场理论能为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提供一种一般性的参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