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子银行是复制商业银行信贷功能,但却是不受监管或监管较少的融资机构或业务。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还未成熟,主要业务模式依附于商业银行开展,其证券化程度低、杠杆率也偏低,主要业务模式表现为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加深,影子银行逐渐成为除银行信贷以外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影子银行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增加了商业银行盈利,另一方面,由于影子银行业务监管不严格导致业务盲目扩张,再加上影子银行的期限错配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规避金融监管的同时增加了我国市场流动性,削弱了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控。而且影子银行不同业务模式大部分都有商业银行参与,一旦资金链断裂其引发的风险最终会传递到商业银行,增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压力,影响了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因此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整理与总结有关研究影子银行国内外文献,对影子银行的定义、特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影子银行的构成和规模进行测度。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06-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央行年报以及理财产品市场报告等测算出影子银行总规模。银行体系具体选择了我国A股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其中有4家国有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4家城市商业银行,采用指标映射区间打分法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的衡量金融稳健指标,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银行运营能力三个层次选取若干指标来衡量商业银行稳定性。选取12家上市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标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影子银行四个不同变量理财产品增长率、委托贷款增长率、未贴现贷款增长率、信托贷款增长率为解释变量,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我国影子银行四个变量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实证得出的理财产品、未贴现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对商业银行稳定性有正向影响,委托贷款对商业银行稳定有负向影响,并且比其他变量影响要大。根据实证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