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87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综合思维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关键素养之一。具备良好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具备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真正解决日常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水平层次决定了学科育人价值达成的水平层次,也决定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层次。表现性评价是一种真实性教学评价方式,能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素养的真实水平,对得到的评价结果针对性提出改进策略从而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地理综合思维水平。因此,运用表现性评价方式帮助提升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水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确立了理论基础,并初步建构了研究所需的评价量表,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法最终确定评价量表。应用评价量表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观察——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高中生综合思维水平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并对样本进行改进。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论述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表现性评价、地理综合思维展开论述),从而确定了本研究的思路。第二章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本章对评价、表现性评价、综合思维和地理综合思维四个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研究内容与核心概念确定了适合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构建评价量表。通过确定评价目标、开发评价任务、设计评分规则确立了量表框架,通过对综合思维的解读,结合SOLO理论确定了量表的指标和评分细则。最后运用专家咨询法,反复咨询修改,敲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量表。第四章是课堂评价。在课堂观察中运用构建的量表对学生进行地理综合思维评价,分析,发现以下问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水平参差不齐,素养训练的主观意识较弱;教师对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的重视不够,缺乏将综合思维的培养贯穿至课堂始终的理念;部分样本课堂理答水平低,不利于学生素养训练。第五章是对学生综合思维培养提出改进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合力开发素养表现性评价观察量表;让知识始终诞生在情境中,让素养融于生活情境;重视综合思维教学设计,助推素养设计的课堂实施;运用鼓励性教学策略,创建民主课堂提升学生素养水平。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主要叙述研究结果、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可改进的建议。其中,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表现性评价的视角对高中地理课堂学生综合思维水平进行评价,并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地理综合思维表现性评价课堂观察量表,为表现性评价方法应用于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探索提供研究路径。
其他文献
国家水利部退休干部局保健室的李桂才医生长期从事中老年人的保健工作,在进行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中,发现很多老同志对中草药的认识有误区,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些人甚至由于用药不当而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因而特撰此文,以示提醒。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虽然来源大自然,但毕竟是药,具有药性,使用不当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部分中药自身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既有治病的一面,也有致病的一面。为了让人们
现代胚胎学研究发现,畸形儿、低能儿的发生有10%是环境因素所致,80%是环境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科学家们经过观察研究,发现环境污染还可造成人类在生育方面“阴盛阳衰”的生物学嬗变。     英国“女儿村”之谜     在英国威尔斯北部有个叫戴姆维斯的小村,由于近几年在该地出生的婴儿全是女孩子,人们干脆就把这个地方叫做“女儿村”。   为了揭开“女儿村”之谜,生物学家们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
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电网企业针对现场施工作业已经建立了作业风险评估、控制与回顾管控机制,促进了作业风险管控效果,作业风险管控方面取得良好绩效,
1.背景:近年来,由于我国及全世界的人口结构的变化,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流行率有所上升。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引起了医学界及心理健康研究界的极大兴趣。痴呆的根本原因包
古人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说的就是使用艾灸进行家庭自我调治。灸法四季皆可,尤以冬季为宜。《孟子》中曾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孔子也说过“无病自灸”的话,可见艾灸这种保健方法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存在了。《宋史》里还记载着一则故事:宋太宗赵光义病了,他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来看望并亲自为其艾灸,可见艾灸在当时已经是很普遍的防病治病方法,宋代的一幅“艾灸图”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