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相变潜热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密度大、能量输出稳定的特点,同时满足节能、低碳和清洁的国家重大需求。在潜热储能系统中,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应用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对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变储能材料中应用广泛的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是膨胀石墨通过浸渍法吸附相变材料制备的,并在压制成型后应用于相变蓄热器中。但传统的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存在导热网络交联度低、体积膨胀率高的缺陷,应用在相变蓄热器中容易出现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变潜热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密度大、能量输出稳定的特点,同时满足节能、低碳和清洁的国家重大需求。在潜热储能系统中,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应用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对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变储能材料中应用广泛的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是膨胀石墨通过浸渍法吸附相变材料制备的,并在压制成型后应用于相变蓄热器中。但传统的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存在导热网络交联度低、体积膨胀率高的缺陷,应用在相变蓄热器中容易出现换热速率变慢、体积能量密度降低的问题。为改进以上缺陷,本文通过模压浇筑方法制备出高导热及低膨胀的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并应用于新型板式相变蓄热器中。本文首先以压力触发自组装的方法构建了新型3D多孔石墨体系,可以得到二次构筑的膨胀石墨块体,并在饱和吸附石蜡后制备出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XRD分析、冲击强度和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致密的空间结构和发达的连续网络。碳骨架的连续交联网络使材料的导热系数高达15.66 W·m-1·K-1,体积膨胀率低于1%,比传统浸渍法制备的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了2.8倍,体积膨胀率降低了16倍。为进一步探究导热性能的增强机理,从多孔材料的现有导热模型出发,对Maxwell-Eucken模型进行修正后得到了一种基于膨胀石墨基体网络相互作用和渗透阈值的新导热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新型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在200次冷-热循环后相变焓和导热系数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快速的热响应能力,在相变蓄热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探究3D多孔石墨体系复合相变材料在相变蓄热器中的换热性能,本文进一步将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与板式相变蓄热器相耦合,设计出具有工业应用可行性的潜热储能设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板式相变蓄热器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和优化,以多板串联的排布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平板并联方式,优化出圆角过渡方式和20板紧密分布结构。比较了模压浇筑方法和传统浸渍法制备的两种复合相变材料在板式相变蓄热器中的蓄放热性能,从中优选出导热系数为9.465 W·m-1·K-1、相变焓为147.9 J·g-1的复合相变材料作为最佳填装材料。探究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蓄放热过程的换热性能,并基于换热结果进行了能量分析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换热流体质量流量和温度以及复合相变材料初始温度的增大,蓄放热速率明显提升;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大,蓄放热过程的能量效率和?效率逐渐降低;随着蓄热过程中换热流体温度的升高和放热过程中复合相变材料初始温度的降低,能量效率和?效率随之增大。因此在实际的工况选择上需进行综合考量。
其他文献
公共餐厨垃圾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城市急速发展的过程中,对城市周边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都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进行餐厨垃圾处置技术研究,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公共餐厨垃圾的发酵饲料化利用和黑水虻养殖饲料化利用是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之一。但鲜有关于公共餐厨垃圾保鲜处置的发酵工艺和基于黑水虻养殖的饲料化条件优化研究。因此,本论文探索了公共餐厨垃圾的混合菌发酵
饮用水工艺中消毒剂的使用会生成具有健康风险的DBPs。I-DBPs因比Cl/Br-DBPs更具毒性而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在我国饮用水标准中仅对部分Cl/Br-DBPs有限制,因此对I-DBPs的普查和生成风险的探究是十分重要的。本论文对珠三角某市50个管网末梢水对碘含量、碘形态和消毒副产物的含量进行调查,揭示因消毒副产物产生的健康风险;以A水库为例,采用氯和氯胺两种消毒方式探究I-THMs生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替代水源之一。但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道路表面累积多种毒性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附着在颗粒物表面,最终随降雨的发生被冲刷进入雨水径流,威胁道路雨水回用安全。本研究利用类人体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为受试生物,采用自配雨水径流开发毒性试验方法,而后利用该毒性试验方法比较了不同道路环境下原位模拟雨水径流的毒性水平,最后解析了真实道路雨水径流在密封式储存
背景:选择素P(Selectin P)是一种选择素家族蛋白,源于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当血小板或内皮细胞激活时,选择素P能迅速在其表面高表达并发生内吞作用。选择素P高表达是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常伴随炎症发生。在各种急慢性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中检测到选择素P的升高,而抑制选择素P表达可减少血小板活化。大脑中的炎症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其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污水处理效果密切相关,对活性污泥菌群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的解析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对重要功能菌群及关键功能基因的研究尤为重要。其中氮循环相关功能微生物作为活性污泥中主要功能菌群之一,是决定污水脱氮处理效果的关键。在深圳市实施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计划中,出水总氮排放要求控制在10 mg/L以下,这对深圳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提出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是一类对人体或动物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与发育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双酚类化合物(BPs),一类常见EDCs,是环境领域前沿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开展,双酚类化合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细胞毒性等毒理学效应不断被得到证实。双酚类化合物主要用作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树脂生
由于棉酚会引起男性不育、胃肠炎、低血钾症等毒性反应,并导致蛋鸡的生产性能损伤和鸡蛋品质下降,所以在食品和蛋鸡饲料中有十分严格的限量标准。近年来,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橡皮蛋”或“假鸡蛋”谣言也可能与棉酚有关。因此,很有必要开展“橡皮蛋”的形成机制、鸡蛋中棉酚残留的检测方法和残留规律的研究。本文首先通过蛋鸡饲喂实验研究了棉酚对蛋鸡产蛋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并通过低温储藏实验研究了不同储藏温度对鸡蛋品质的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量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城市污泥迅猛增加,这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超临界水气化污泥技术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转化技术,它具有能源转化能力强、进料无需干燥、除菌灭毒效果显著和固定重金属等优势,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超临界水气化技术可以在处理污泥的同时产生轻质生物燃料,同时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缓解能源短缺。本论文对超临界水气化污泥工艺参数进行筛
新型绿色能源转化和储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研究。在众多的能源技术工艺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对比其它类型的燃料电池,具有燃料选择范围广、高效的发电效率、无贵金属催化剂需求、无污染物产生等一系列的优点,是最具有发展空间的新能源技术。然而,受制于电解质材料及其复杂的三部件(阳极/电解质/阴极)结构,SOFC高成本和寿命限制其大规模商业化。半导体-离子导体燃料电池(SIFC)是在S
可食用纳米纤维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包埋率高的载体,负载天然防腐生物活性成分,将其制成纤维膜作为活性食品包装,既具有包装膜材料应有的机械性能,又可以提升功能因子的防腐作用。丹皮酚(Peaonol,简称Pea)是从牡丹皮、芍药或徐长卿等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防腐成分,具有抗氧化效果和较强的抗菌效果,但因稳定性较差,易被氧化,水溶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领域。论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丹皮酚的复合纳米纤维膜,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