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极化参与牙髓炎性疼痛调控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源性疼痛是极其普遍存在的一种症状,70%的口腔患者因牙痛就诊,它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即延髓背角(medullary dorsal horn,MDH)作为牙痛初级调控中枢,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目前,牙髓炎疼痛的中枢机制尚不明确,而开展牙髓炎疼痛中枢机制的研究对临床控制、治疗牙痛以及形成新的治疗策略皆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探讨牙髓炎疼痛的中枢机制极具必要性。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改变时,小胶质细胞发生活化,并极化为不同表型以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M1极化的小胶质细胞能够引发组织炎性反应,发挥细胞毒性作用;M2极化的小胶质细胞可以抑制炎性反应,发挥组织保护作用。有研究报道:牙源性炎症能引发延髓背角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其活化可能与牙髓炎症引发的疼痛机制相关。在多种神经痛的模型中,如周围神经损伤疼痛、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骨癌痛模型,可观察到小胶质细胞发生极化,提示极化状态与疼痛相关;并且通过给予干预改变小胶质细胞极化的方向,能够影响疼痛程度。以往研究虽已明确在牙髓炎发生时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小胶质细胞会发生活化,但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极化状态改变,以及极化状态的改变与疼痛是否相关,这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巨噬细胞外泌体是由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可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介导受体细胞功能。既往研究发现在牙髓炎发生时,牙髓与三叉神经节中的巨噬细胞被激活,而位于延髓背角与上颈脊髓C1/C2区的小胶质细胞也被激活,并且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通过释放多种炎性因子对其他胶质细胞、神经元发挥调控作用。据此我们猜测,牙髓炎模型中巨噬细胞是否会通过产生的外泌体对小胶质细胞进行调控,进而参与牙髓炎疼痛的发生发展?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为验证小胶质细胞极化参与牙髓炎疼痛,需观察牙髓炎不同发展时期小胶质细胞的极化状态与疼痛状态的相关性。因此,设计第一部分实验:延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与实验性牙髓炎小鼠疼痛的相关性研究。首先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牙髓炎模型的牙髓炎症情况;利用擦面行为学实验检测牙髓炎发展不同阶段的小鼠疼痛状态;然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对牙髓炎发展过程中延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极化状态进行组织水平、蛋白水平及分子水平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牙髓炎小鼠模型组炎症明显,炎性细胞从冠髓到根髓随时间逐步浸润,模型成功建立;牙髓炎发生后1d、3d小鼠疼痛显著,延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主要趋向M1极化;牙髓炎发生后7d、14d小鼠疼痛反应明显下降,延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主要趋向M2极化。牙髓炎小鼠疼痛与延髓背角区小胶质细胞极化的状态具有相关性,小胶质细胞M1极化显著时牙髓炎疼痛显著,而小胶质细胞M2极化显著时牙髓炎疼痛减弱,且趋势呈相关性。为验证牙髓炎疼痛发生时巨噬细胞是否通过产生的外泌体对小胶质细胞极化进行调控,进而参与疼痛的发生发展,需检测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后产生的外泌体能否改变小胶质细胞的极化状态。据此,设计第二部分实验:巨噬细胞外泌体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首先通过超速离心法获取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的外泌体(LPS-Ex),并对得到的外泌体进行Western Blot、透射电镜及NTA粒径检测;然后通过小胶质细胞(BV2)对PKH67标记的外泌体摄取实验验证得到的外泌体是否易于被小胶质细胞摄取,并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实时定量PCR、ELISA检测对照组(BV2)、LPS刺激组(BV2+LPS)、LPS刺激加低剂量外泌体处理组(BV2+LPS+LPS-Ex(5μg/m L))和LPS刺激加高剂量外泌体处理组(BV2+LPS+LPS-Ex(10μg/m L))小胶质细胞的极化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成功提取了粒径大小均一、纯度高、浓度高、特异性强的巨噬细胞外泌体,且容易被小胶质细胞摄取;小胶质细胞极化标志物与分泌物的变化趋势都显示,在经过LPS处理后的BV2小胶质细胞向M1极化,而加入LPS-Ex处理后,小胶质细胞极化方向由M1向M2发生转变,且LPS-Ex浓度越大,向M2极化转变程度越高。为验证能否通过实施干预以改变小胶质细胞极化的方向,进而影响牙髓炎的疼痛状态。据此设计第三部分实验:巨噬细胞外泌体通过影响小胶质极化状态而调控实验性牙髓炎小鼠疼痛的研究。首先建立实验性牙髓炎小鼠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向牙髓炎模型小鼠注入经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的外泌体,对空白对照组(Con)、实验对照组(Pulpitis+0.01M PBS)、LPS刺激加少量外泌体处理牙髓炎组(Pulpitis+LPS-Ex(50μg/m L))、LPS刺激加大量外泌体处理组(Pulpitis+LPS-Ex(100μg/m L))进行擦面行为测试,并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实时定量PCR检测延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在蛋白水平、分子水平的极化状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尾静脉注射经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能够改变牙髓炎小鼠延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极化方向,即由M1向M2转变;注射外泌体后的牙髓炎组小鼠疼痛行为明显减弱,且LPS-Ex浓度越大,疼痛减弱作用越显著。结论:1.牙髓炎发生早期,延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主要向M1极化且疼痛反应剧烈,牙髓炎发展后期,延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主要向M2极化且疼痛反应明显减弱,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与疼痛程度相关。2.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能够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极化。3.注射经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能够使延髓背角M1极化的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转变,并缓解牙髓炎小鼠疼痛行为。
其他文献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样位居恶性肿瘤的首位。根据肺癌的病理类型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的占比约为85%,而肺腺癌大约占非小细胞肺癌中的50%,并且近年来占比仍在增加。根据CA-Ca
学位
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男性,术前精准诊断患者的肌层浸润性对于个体化治疗决策至关重要。目前,临床采用TNM分期对膀胱癌进行诊断,其中T分期反映了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Tis、Ta、T1期表明膀胱癌未侵犯肌层,临床通常采用保膀胱的治疗策略以完全切除肿瘤。T2及以上分期表明肿瘤已浸润膀胱肌层,甚至侵犯临近器官,临床通常采用根治性策略以预防膀
学位
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化生是黏膜在长期受到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侵蚀损伤时发生的适应性防御反应,可保护黏膜免受进一步的组织损伤,一般不推荐进行镜下治疗。目前,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其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但由于胃黏膜化生与布氏腺增生、息肉等隆起型病变在内镜下病变形态相似,镜检时不易区分,临床上综合误诊漏诊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导致患者被动接受过度的
学位
背景: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s)主要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便秘(FC)、功能性腹泻(FDr)、功能性腹胀/腹部膨隆(FAB/D)和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U-FBD),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慢性胃肠道疾病,具有病程长、容易复发、难以根治等特点。患者往往需要反复多次就医和检查,消耗大量时间和费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一些症状严重的患者还
学位
背景:海利欧斯(Helios)支架是一种运用钛-氧镀膜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国产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既往的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海利欧斯支架非劣效于永久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然而,海利欧斯支架在真实世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报告海利欧斯支架在真实世界中治疗冠心病的一年预后,并分析影响1年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本研究设计为真实世界、前瞻性、多中心
学位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不断升高。最近的研究报告了2型糖尿病与多种口腔疾病易感性之间的密切联系,口腔微生物作为人类五大细菌库之一,其会受到口腔疾病和2型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反之口腔微生物也会影响宿主的全身健康和疾病状态,故深入探究2型糖尿病与口腔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随着科技进步及
学位
背景: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IRI)是一种广泛存在且严重危及生命的消化系统病理过程。肠(尤其小肠)作为体内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最为敏感的器官之一,其损伤可引发如腹膜炎、酸碱中毒,以及脓毒血症等系统性并发症,甚至导致休克和死亡。在我国,急性肠系膜缺血类病症即便及时治疗,死亡率仍高达50%~80%[1-3]。造成这种高死亡率的直接
学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开展与各项数据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是由数据来呈现结果与过程的,因此,科学地对各项数据进行利用与分析,能够极大地帮助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风险防范。本文对会计师事务所基于大数据开展审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此来
期刊
第一部分CD38单克隆抗体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荟萃分析[研究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虽然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PIs)和免疫调
学位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随之加剧,睡眠不足或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和公共卫生问题。SD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缺失和睡眠不足的状态,以24小时内持续睡眠时间是否小于4h为衡量标准。SD会导致困倦、白天嗜睡,也会损害个体的认知功能,如注意力受损、记忆力减退和执行功能缺陷等。其中,受SD影响最为严重的注意力是持续性注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