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早产儿营养支持及体重增长速率现况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jdxy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营养支持及体重增长情况,评价目前我院营养干预状况对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受限(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的影响,为临床制定更好的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NICU住院治疗的早产儿资料,共计501例。营养支持方案参考2013年《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记录早产儿住院期间的体重增长情况和营养支持情况,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本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根据早产儿不同出生体重进行分组:(1)BW≥2500g(n=59);(2)2000g≤BW<2500g(n=175);(3)1500g≤BW<2000g(n=155);(4)BW<1500g(n=112)。分析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营养支持状况与体重增长情况。同时,以105 kcal/kg/d为标准,根据PN占PN推荐量的不同比例,分为五组:A组(80%<PN%≤100%),B组(60%<PN%≤80%),C组(40%<PN%≤60%),D组(20%<PN%≤40%),E组(0<PN%≤20%)。评估我院肠外营养占不同比例时早产儿的营养支持状况与体重增长情况。2、将早产儿分为EUGR组和非EUGR组,分析我院EUGR和非EUGR早产儿的基本情况、营养干预状况、体重增长、并发症、EUGR的危险因素等。结果:1.早产儿不同出生体重及不同肠外营养比例体重增长情况分析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能量摄入最高,平均值为104.5±10.9kcal/kg/d(P<0.001),并且其体重增长速率(Growth velocity,GV)最快,平均值为10.8±2.2g/kg/d(P<0.001)。C组(40%<PN%≤60%),EN平均值为28.0(19.4-36.7)kcal/kg/d,总能量平均值为81.8(72.6-90.8)kcal/kg/d,GV平均值为1.0±12.36g/kg/d。E组(0<PN%≤20%),EN平均值为96.4(81.6-103.2)kcal/kg/d,总能量和GV平均值分别为114.3(99.2-123.5)kcal/kg/d和9.9(2.1-16.9)g/kg/d。2、早产儿EUGR组与非EUGR组情况分析早产儿EUGR发生率为46.3%。生后第1、2、5、6、7、8、9、10周EUGR组早产儿的平均总能量低于非EUGR组的总能量(P<0.05),生后第3、7、8、9、10周EUGR组早产儿的GV平均值低于非EUGR组(P<0.05)。EUGR组早产儿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发病率高于非EUGR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的发病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对早产儿EUGR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和总能量摄入与早产儿EUGR的发生呈负相关,而EN开始时间、BPD、NEC与早产儿EUGR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能量摄入最高,体重增长最快。PN总热卡占PN推荐量为40%<PN%≤60%时,PN减量过快而EN增加过慢,导致GV最低。因此,我们在早产儿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其能量摄入情况。早产儿EUGR发生率较高,能量摄入显著不足是EUGR的主要原因。BPD、NEC的早产儿更容易发生EUGR。EUGR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出生体重低、EN开始时间晚、PN持续时间短和总能量摄入不足、发生BPD及NEC。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相关风险因素,探究其防治对策,为临床建立并优化药学监护模式,为预测并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诊断为骨原发恶性肿瘤,并入院进行化学治疗的患者。收集并整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临床诊断、化疗前后的常规临床检验指标、治疗方案等。按
目的:黏附G蛋白偶联受体GPR110是一种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表明,在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中呈现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一种癌基因。然而,该基因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本研究检测三种亚型Ia期肺腺癌病例中GPR110表达水平,结合病例生存情况,揭示GPR110的表达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究GPR110在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标本来源于上海交通
【目的】共激活相关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但目前对CARM1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探讨CARM1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ARM1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2、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F-box only protein 22(FBXO22)作为E3泛素连接酶SCF复合体中负责特异性识别和招募底物的F-box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其生物学功能研究甚少。本课题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FBXO22新底物的挖掘及功能研究:⑴发现FBXO22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LKB1结合,泛素化LKB1抑制其活性并促进肺癌细胞生长;⑵发现FBXO22泛素化并降解细胞核内PTEN,具有促肿瘤作用。本研究通过
精神疾病在青壮年群体中具有高发病率和难以根治的特点,从而带来巨大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虽然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尚不明确,但是诸多研究显示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着大脑脑区间的连接异常,而白质纤维束构成了大脑结构连接和功能连接的生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白质纤维完成发育的时间窗也与精神疾病的发病期高度吻合,因此,研究精神疾病的白质纤维束病变具有深远的意义。众多使用弥散张量影像(diffusion tensor
目的:胃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2年全世界死亡病例为72.3万例,新增病例更是达到95万例。东亚区域占到其中的49.2%。因为胃癌难以被早期检测发现,诊治时常常已属中晚期,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足,所以胃癌依然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而,探究胃癌的发病机理并寻求诊治胃癌潜在的靶点,将为诊断治疗胃癌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重要思路。在本课题的前期研究中,我们应用胃癌蛋白芯片检测胃癌和正常胃粘
目的·急性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它需要通过多学科检查而确诊。其中,流式细胞术利用抗体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和微小残留病监测,是临床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及可能存在的抗原漂移现象,使得后续无法通过原先使用的标记追踪肿瘤细胞,而针对新型标记的抗体从开发到临床应用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核酸适体是一类人工筛选的寡核苷酸链,具有与抗体类似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它易于生产、合
【研究目的】1.评估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照料者负担及健康状况。2.探索和制定适合临床应用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照料者支持性团体的治疗方案。3.明确照料者支持性团体在减轻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照料者负担及改善患者疗效中的作用。【研究方法】1.样本来源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及其照料者,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分为照料者支持性团体治疗组(简称团体治疗组)及照料者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同步手抓握训练对脑卒中后手功能及患侧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潜伏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招募了病程1-6月的脑卒中患者39例,进行随机单盲对照实验。受试者随机分为rTMSR+
小脑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大脑尺寸过小,发育迟缓及智力障碍。ASPM(abnormal spindle-like microcephaly-associated)是小脑症最主要的致病基因,有一半以上的常染色体隐性小脑症(autosomal recessive primary microcephaly,MCPH)的基因突变来自ASPM,但是具体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之前的研究表明,钙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