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经营方式下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稀释平板计数法测试了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氯仿熏蒸法测定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以及比色滴定等方法测定土壤酶活性,分析了它们的年、季动态变化、各测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经营方式对它们的影响,为科学评价森林土壤肥力和改善森林经营模式提供微生物方面的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森林土壤中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关系是,从季节动态而言,微生物总数量夏季>春季>秋季,而且夏季数量是其它两季的10倍多,在不同经营方式下O>A>Ar>G,从土壤层次上看,微生物数量处于由上而下的递减趋势。从2006~2008这三年的数量动态上看,2007年>2006年>2008年,O>G>Ar>A,在垂直分布上与各季节表现一致,从微生物各类群数量看细菌>自生固氮菌>放线菌>真菌。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季节动态总量上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垂直分布上表现为分层递减,在不同经营方式下表现为G>O>A>Ar;在年度动态上表现为2006年>2008年>2007年,垂直分布上表现为各层次数量2>1>3>4,不同经营方式表现为G>O>A>Ar。微生物生物量氮在季节变化上同微生物生物量碳一样,只在不同经营方式下表现为G>A>O>Ar;在年度动态上表现为2008年>2006年>2007年,垂直分布上表现为2>3>1>4,不同经营方式表现为O>A>G>Ar。3.脲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在垂直分布上表现为分层递减,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在垂直分布格局上变化规律不明显。(1)土壤脲酶活性在季节动态上的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不同经营方式下表现为O>A>Ar>G;年度动态为2006年>2007年>2008年,不同经营方式表现为O>A>G>Ar。(2)蛋白酶活性在季节动态上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年度动态上表现为2006年>2008年>2007年,不同经营方式都表现为O>G>A>Ar。(3)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季节上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在年度动态上表现为2007年>2006年>2008年,不同经营方式表现为O>A>G>Ar,但是各经营方式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很小。(4)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季节动态上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各经营方式下为O>G>Ar>A;在年度动态上表现为2006年>2007年>2008年,各经营方式下表现为O>G>A>Ar。(5)转化酶活性在不同季度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不同经营方式季节总量为G>Ar>O>A,在年度动态变化上2006年>2007年>2008年,其中2007年与2008年基本相同,经营方式上表现为Ar>G>A>O。4.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经营方式下不同季节不同年度由上而下分层递减。年度间气温高低为2007>2006>2008。5各类微生物数量之间相关显著;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之间及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转化酶、气温、土壤含水量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相关性,说明用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活性等指标综合评价土壤肥力是可行的。6.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经营方式下土壤的各测定因子是有较大差异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再加上土壤酶的活动,对土壤有机物向无机物转化的完成,归还森林土壤养分,有重要意义。以各因子来综合评价,原始林各项指标值较高,是较理想的方式,皆伐后再生对森林的恢复比较慢,因此,本研究认为渐伐是最佳最适用的经营方式,而人工林是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