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瞬态共模抑制比片上变压器的设计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mc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新型功率开关管与传统硅基功率开关管相比具有更优越的性能,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与此同时,新型功率开关管更小的寄生电容和更快的开关速率也会带来与传统硅基功率开关管相比更高的dV/dt瞬态电压,这要求用于隔离栅极驱动的隔离器具有更高的共模瞬态抑制能力。与基于光耦合和电容耦合的隔离器相比,基于片上变压器的磁耦合隔离器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共模瞬态抑制能力。因此,本文从片上变压器的层面进行了磁耦合隔离器的共模瞬态抑制能力研究。本文首先对用于隔离式信号传输的片上变压器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包括片上变压器的器件结构、片上变压器的物理等效电路模型及参数计算方法、片上变压器的差模信号传输简化电路模型和参数提取方法。之后,针对共模瞬态抑制能力的研究,本文建立了片上变压器的共模瞬态等效电路,并阐释了其共模瞬态失效机理。当片上变压器被加载上一个非常大的共模瞬态噪声时,两个线圈之间的寄生电容中产生的位移电流流入副边线圈,副边线圈两端就会形成一个噪声电压,这个噪声电压将会对电路产生干扰,从而使信号的传输出现错误。紧接着,本文通过仿真研究了片上变压器的物理参数对于片上变压器共模瞬态耐受能力以及其他电学性能参数的调控机理。仿真结果显示,易于增加屏蔽结构的overpass结构片上变压器的性能比使用广泛的underpass结构片上变压器略差,降低片上变压器隔离材料的介电常数及提高衬底材料的电阻率对共模瞬态耐受能力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同时对片上变压器的差模性能影响较小。隔离层厚度增大对片上变压器共模瞬态耐受能力有较明显的改善效果,但会削弱线圈之间的磁场耦合。这些结果为片上变压器在隔离栅极驱动应用中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最后,本文分析了接地屏蔽结构对片上变压器共模瞬态耐受能力的改善作用和工作机理。由于屏蔽层结构的内部端口与副边线圈的内部端口相连,屏蔽层将会与副边线圈接地端具有相同的电势,因此位移电流将通过屏蔽层结构直接流入地点,从而改善了片上变压器的共模瞬态耐受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具有副边图形化接地屏蔽层的片上变压器相较于传统片上变压器共模增益最高可降低92%,并且基本不影响差模性能。但是,由于副边接地屏蔽层必须图形化来阻断涡旋电流,屏蔽层开槽会使得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直接电场耦合。此外,由于原边线圈的非对称设计,流过原边线圈的位移电流仍然可能使原边线圈产生磁场并耦合到副边线圈。因此,本文提出了具有双层图形化接地屏蔽层(PGS)的新型信号隔离片上变压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双层PGS结构与副边侧单层PGS结构相比,在不降低片上变压器信号传输性能的同时,其共模增益最大可降低单层PGS结构片上变压器的62%。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速度较快,城乡建设活动广泛进行,加快了建筑材料在建设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随着城乡人居环境更新,大量建筑被拆除,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建设废料,这些建设
人体姿态估计任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目标是检测出图像数据中人体的关键节点,比如头部、肩膀、臀部,在行人检测、重识别,行为识别、预测,人机交互等领
甘蔗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针对广西地区甘蔗“双高”产业发展要求,为推广甘蔗预切种良种良法种植技术,结合课题组研发的甘蔗预切种智能横向切种机的技术指标需求以及目前计
近年来,采用自拟消渴方联合达美康治疗2型糖尿60例,与单独口服达美康治疗30例作对照,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政治冲突事件频发,名人运动员作为极具国际影响力以及社会知名度的公众人物涉足政治的可能性越来越高,由此也为其代言运动品牌带来了相应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病毒和细菌引起。如治疗不当,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以致影响患儿的身体素质。临床常用抗菌素药物如氧哌嗪青霉素、先锋霉素;抗病毒药
共享汽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是共享经济体现在交通出行方式上的一大成果,能够提升车辆利用率,缓解公共资源紧张,降低用户出行成本,且有利于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然而由于该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其运营商对用户的需求了解不够准确,宣传、优惠力度难以到位。在此背景下,提前预估用户类别,明确用户出行行为,从而有针对性的刺激用户消费,是共享汽车行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共享汽车用户的使用持续性将直接影响用户群规模及公司收
随着中国武侠电影的大热,电影中的主要角色侠客人物形象也受到了众多的关注。但关于电影中不同风格表现中的侠客人物服饰设计思路却没有系统的整理。同时,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
近年来,医疗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问题日益凸显,现场高效、准确的生化检测,可以为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提供支撑,挽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现有的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