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Exemplification of Verb Entries in English--Chinese Learners' Dictionaries: A Perspectiv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t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典中的例句通常被用来印证和深化词义、展现被释词目的实际用法,是词典文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长久以来,由于英汉双语词典编纂偏重于词目义项对应词的处理,加上在配例实践上相关语言学理论意识的淡薄,词典编者选取例句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的主观臆断。这种做法无疑会削弱英汉学习词典在满足学习者语言编码需求上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制于词典有限的篇幅,词典例句的配置问题又绝不是通过简单增加数量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在词典编纂进入语料库时代的背景之下,词典编者如何在大规模的语料中高效地挑选恰当的例句,进而通过例句的合理配置来最优化地展现词目词的语义、句法甚至语用信息,以更好地满足词典用户的查询需求,是现代词典学研究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
  国内外的词典学界已有学者注意到语言学理论对词典配例的积极指导意义,并做了相关研究,如Atkins,Kegl,& Levin(1988),Atkins& Levin(1995),Maxwell(2004),Xu(2008)等。本研究以语言学研究中的语义-句法界面研究相关成果为理论框架,结合词典学关于配例的本体研究,旨在从一个新角度,即语义-句法接口角度,对如何改进英汉学习词典中的动词配例做了理论层面的初步探索。作者认为,在为动词选配例句时,词典编者若能观照到动词语义和其句法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可以避免传统意义上动词配例多囿于主观臆断所带来的语言信息展现不充分等问题。
  本研究主要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获取相关的研究数据。具体来说,作者做了两项调查,即基于三部英汉学习词典文本的调查和面向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在进行词典文本调查时,为了确保抽样动词词条的代表性,作者严格按照使用频率高低和句式变换特征典型性两个原则来确定入选的动词词条,共选取了26个动词词条,其中包括8个单个动词和4组近义动词。在进行问卷调查时,作者选取了3所高校中的53名英语专业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中高级英语学习者查询动词词条时的需求和期望。
  基于词典文本调查的数据,作者发现现有的英汉学习词典中单个动词配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动词典型句式变换特征配例率低;
  2)同一典型句式变换配例存在重复性;
  3)与英语单语学习词典相比,例句呈现方式单一化;在同义动词的配例上,存在跨同义词条配例缺乏一致性和系统性的问题。
  此外,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作者对中高级英语学习者查询动词词条时的需求和期望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在各种词类中,动词由于其自身复杂的句法行为,在配例时应该被给予优先权;
  2)就动词词条而言,整句例证更受学习者的青睐;
  3)至于例句的呈现方式,“句型明示+整句例”的手段最受学习者的欢迎;
  4)就词典例句在帮助学习者辨析同义动词句法行为上的作用,大多数的被调查者持积极态度。
  针对现有英汉学习词典中动词配例存在的问题,为使它们更好地满足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编码需求,作者以语义-句法界面研究相关理论为框架,对在语料库背景下如何改进动词配例提出了两个参考原则:
  1)对单个动词进行配例时,词典编者首先要确定其意义中与句法相关的语义成分,并据此判定其所属的动词类别,进而确定其典型的句式变换特征。然后,词典编者利用语料库检索与该动词典型句式相匹配的语言实例。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词典编者可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语料进行适当改动,以使其更符合词典例句的规范。
  2)由于同一个语义类别内的动词句法行为近似,同义动词的配例可以采取后一个动词配例遵循该类别内的第一个动词配例的相关步骤。但词典编者要注意跨同义词条配例上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词典编纂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把语义-句法界面视角引入英汉学习词典配例研究,不仅加深了对借助语言学理论改进词典配例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拓宽编码词典学的研究视野。从实践上来说,本研究针对动词配例为双语词典编者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基本原则,对他们更好地开展动词配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使今后编纂或修订的英汉学习词典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语言编码需求。
其他文献
流行语作为流行文化的代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和时代现象,在大众和媒体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挖掘流行语的基本特征,分年度统计2009-2018年流行语在纸媒和网媒语料库中的使用频次,依据使用频次,从共时角度和历时角度考察流行语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流行语语言规范问题相结合,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通过以上角度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与普
学位
处在社会急剧转型进程中的中国,正面临着新的伦理理文化和价值观念重构的关键期,一切致力于此的人文努力,都应该值得肯定,但无论哪种介入或努力都必须有足够的理理性和智慧。赵德发作为山东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对当代文化重构给予了了深层的人文关怀,在清醒地体察到世道人心的“偏至”和现实人生偏颇与不不足的同时,将“努力”的视角转向了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小说三种”以“文以载道”的艺术形式,呈现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创办,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时至今日,这一老牌儿童文学杂志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经过五代作家、六百余位作者、近百位编辑的精心打造,早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而名家云集,精品荟萃更是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刊物。  这一刊物的发展自然也与社会的整体进程“同呼吸、共命运”。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态发生了诸多
中短篇小说是陈忠实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长篇小说《白鹿原》也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两者皆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本篇论文将以《白鹿原》为中介,探究前后期中短篇小说在人物塑造、情感立场以及民族文化态度等方面的异同,分析贯穿于陈忠实创作生涯的线性思维脉络,以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探讨中短篇小说与《白鹿原》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  本文第一章将依托于具体文本,对《白鹿原》和中短篇小说里出现的相似情节
李商隐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幕府中充当幕僚,他代幕主作了大量的骈文,可以说幕府生活造就了他的骈文成就,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李商隐辗转于各个幕府的经历与其骈文的创作情况,并以此为背景探讨李商隐骈文创作的艺术特点。唐代幕府制度的发展带来了章奏之学的发达,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李商隐十八岁入令狐楚幕,之后辗转于崔戎幕,王茂元幕、陈许幕,周墀幕,郑亚幕,卢弘止幕,柳仲郢幕,职掌文书写作,以幕僚身份创作了大量代言
学位
亦舒是香港著名的小说家,作为第二代本土作家,她以定位于香港都市中产阶级女性的言情小说获得文学声誉,与金庸、倪匡并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其创作量之大,令人瞠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亦舒的小说在大陆迅速风行,海天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分别在1996年、1999年出版了亦舒的作品集。长期以来,亦舒的小说只被视为茶余饭后的消遣性读物,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在有限的研究中,有的论者从严肃文学的立场
学位
咏物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萌芽于先秦,形成发展于两汉魏晋,繁荣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达到了鼎盛。唐代咏物诗可谓集大成之作。白居易作为唐代写作咏物诗数量最多的诗人,在吸取前贤写作经验的基础上,加之自己的探索与开拓,使其咏物诗作极具代表性。本文从对白居易咏物诗的研究入手,分析其文学价值和认识价值,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白诗。在研究的过程中,将白居易咏物诗放在咏物诗发展演进的大背景中加
学位
抱怨引起冲突,导致夫妻间沟通失败,抱怨的相关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然而直至上世纪80年代,语言学家们才将目光转移到抱怨上。现有抱怨研究多为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也不乏对抱怨的实施条件、表达方式、语用策略及其回应的研究,尚无学者从心理视角对抱怨进行人际语用学解读。  本研究以Spencer-Oatey提出的和谐管理模式和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自建“和谐管理-心理
学位
写作技能水平的培养和发展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自从1977年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英语写作效能感。科技的进步使基于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开发的作文自动评分系统应运而生,关于此类系统的效度、信度和应用情况的研究层出不穷。本研究选取了120名来自天津工业大学的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样本,基于作文自动评分系统,对学生的性别、年级、具体使用情况和感受进
学位
美国华裔作家在作品中利用中国文化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各自的立场和目的不同,华裔作家对中国文化采取的态度也有所差别。就华裔作家赵健秀而言,他对中国文化先舍弃后利用的转变值得深思。以往的研究或从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性别冲突,或从中国文化对于构建华裔美国文化的意义,或从抵抗白人种族主义等角度阐释赵健秀的这一转变,很少从族裔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本文从美国民权运动中黑人好战分子表现出来的好战精神对美国华裔作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