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在外语教学中交际语言教学法已得到重视,但在中国的大部分中学,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仍主宰着英语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法已造就了无数的聋哑外语学习者。对该法的不满和当今中国对能流利地使用英语交流的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英语教师和学生注重学习现实生活英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但是在传统课堂里很难形成一种理想的环境来训练语言交际能力。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语言教学开辟新的途径成为了可能。特别是因特网和计算机通讯的崛起为外语学习创造了理想的环境:提供丰富的语料,形成真实的语境,提供多样的表现形式,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现实交流等等。目前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在应用和探索或正尝试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然而,实际的应用效果并随用者所愿,一些实际问题正阻碍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有效使用。该论文的目的就在于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系统模型以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论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回顾了有关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文献资料,包括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通过回顾清楚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理论和其如何在外语或二语教学中研究和应用的并清楚它从中所起的作用以反映当前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二章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及它与相关理论的关系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讨论以阐述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可行性。第三章从机辅语言教学设施在教室的配备,教师对其的态度,教师在此方面的理论和技能知识,目前教师应用机辅语言教学的频率,教师实施机辅语言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建议几个方面调查了机辅语言教学在山东省的15所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这样为第四章教学模型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四章基于第一章机辅语言教学的发展历史,第二章对其的理论探讨,第三章对其应用的现状调查,给出了机辅语言教学在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系统模型轮廓,尽管并不完善。该研究的结论是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优势的充分发挥需要其应用者有以新的方法去思考教学过程和掌握技术本身的能力。在良好的硬软件条件下,以注重培养学习者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学习自主性为教学导向,结合适当的方法和技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会成为外语教师的得力助手并广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