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急处置过程再现建模与应用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alpk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国自然灾害频发。我国作为一个受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样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自然灾害威胁。运用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防灾减灾研究,意义重大。应急评估(应急评价)作为应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应急管理阶段具有不同的评价目的和内容。其中的应急绩效评估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需要针对不同的灾害应急事件,借助专家经验,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应急处置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评估工作。目前对灾害应急处置全过程进行重现建模和可视化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借助多粒度时空数据模型,构建应急处置过程再现模型,反演真实灾害场景演变过程或某一单独的重要场景片段,实现灾害事故及处置过程信息查询与历史回溯。在此基础上,以期服务于相关应急决策人员进行应急处置评估等后续应急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多粒度时空对象的建模流程,构建了面向应急领域的灾害多粒度时空对象表达模型,并基于node-gdal库构建生成工具,以Shapefile格式数据为例实现传统GIS数据模型向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的转换,进行统一组织与存储。(2)基于事件场景构建了应急处置过程再现的表达模型,并以场景序列为例,自动生成过程再现播放脚本。考虑到场景可由事件生成的原因,基于框架理论对事件进行了结构化存储建模。(3)基于灰类理论构建了一套通用的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流程和方法,从应急救援及时性、现场处置有效性和社会稳定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在AHP定权的基础上,使用灰色聚类方法对应急处置效果进行综合评定,并以2018年“山竹”台风期间的“海洋石油202”号工程船走锚事件为例,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4)以应急处置过程再现可视化为主要内容,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基于Cesium三维地图引擎的B/S端原型系统。基于构建的再现脚本进行数据组织和业务逻辑控制,实现灾害应急处置过程再现可视化和应急处置效果分析。
其他文献
近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环保问题。随着胶黏剂需求量的提高及其不断发展的性能要求,大力发展环保型胶黏剂已势在必行。针对市场上的不同需求,我们需要设计出性能不同的胶黏剂来满足社会需要。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是一种100%固含量,具有优异的耐水解性、耐热性的环保产品,它既可以通过物理冷却固化产生初粘力,又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固化交联,具有粘结强度高,固化速度快
纳米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相复合的具有纳米尺寸的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通常可以促进不同组件之间的交互,从而结合每个组件的优点并减轻其缺点,更重要的是,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显著增加活性,甚至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表现出比单个组分更加优异的性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中心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自组装或与双齿或多齿有机配体团簇形成的晶体多孔材料。由于其具有结构多样可调节,高度有序的孔隙结构
本试验选取两株高效的锰氧化反硝化菌H-117(Pseudomonas)和SZ-28(Achromobacter),研究了锰氧化反硝化菌去除重金属镉(Cd(Ⅱ))的能力、镉去除机理、生物反硝化特性、生物脱氮产物特性及环境因素对锰氧化反硝化菌去除重金属和反硝化特性的影响,以及混合养生物反应器对于镉,硝酸盐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1)混合营养条件下,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温度,初始锰(Mn(Ⅱ))浓度和镉(
本试验研究铁还原菌在不同铁源情况下的同步去除重金属和硝酸盐能力,以环境因素对铁还原菌去除重金属和脱氮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新型固定化反应器,研究其对重金属和硝酸盐的去除特性。柠檬酸铁为铁源时,铁还原菌对Cd(Ⅱ)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在Fe(Ⅲ)浓度为50.00 mg/L,Cd(Ⅱ)浓度为 10.00 mg/L,硝酸盐浓度为 15.00 mg/L 时,Cd(Ⅱ)的去除率为76.75%,硝酸盐的去除率可达
水电机组作为电站中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态对电厂乃至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水电能源有效开发、高效生产的基础保障。因此,及时而准确地监测与识别机组所处的运行状态,确保机组的健康运行,对电厂安全运行、电网稳定乃至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水电机组振动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特性为准确地提取水电机组特征、根据特征正确地识别机组状态带来了困难,致使其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化学学科教育理念的变化,新一轮的化学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全面实行,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高中化学教育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标》高度强调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课堂教学诊断策略对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新课标》明显增设了学
魔芋是天南星科具有地下块茎的植物,其作为中草药本身就有着消肿解毒、抗肿瘤等功效。魔芋富含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polysaccharide,KGM)不同于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膳食纤维,KGM具有极强的吸水溶胀能力,加之其安全、无毒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使得魔芋在功能性食品、医药、保健品以及工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通过醇和碱在室温下以
纳米陶瓷具有硬度高、耐腐蚀和高温时稳定性好等良好的性能。对单一纳米氧化锆、氧化铝国内外已开展许多研究,将其二两者混合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基于氧化铝和氧化锆的复合纳米结构材料在耐火工程材料具有潜在应用,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另外,随着人们对核能的迫切需求,核电站核电材料在长期高温辐照的严峻环境下,其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氧化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正好弥补了氧化锆纳米陶瓷导热性差的缺点,因此
在气候变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极地的政治、军事、气候、资源和航道价值不断提升,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极地大国通过开展极地考察,从科学、经济和政治的角度了解极地、研究极地、积极参与治理并利用极地,极地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极地权益争夺暗流涌动。中国作为极地利益攸关方,将极地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新疆域,更加重视极地考察,积极参与极地治理,在极地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极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汉江中下游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有重要地位。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使流域生态环境及水文情势发生改变。新形势下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落实流域精准精细化环境管控,研究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对实现流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家主体功能战略和空间管控需求,采用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了汉江中下游调水及梯级开发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