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 年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风险投资行业在我国的出现,三十多年来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及逆向选择等原因,风险投资有着较强的地理亲近性,作为对信息极为敏感的风险投资机构,高速铁路通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有“地理距离”对风险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日本和欧洲等多个经济体的实践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会大幅度降低出行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扩大不同区域之间的开放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知识溢出在地理距离上的限制,增加经济活动集聚的可能性,最终会促进创新的产生。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的不断开通,打破了城市之间的边界,对人们的生活和出行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通过缩短企业之间商务谈判时间和降低信息沟通成本等方式,促进了信息的快速流通,加快了人员、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城市之间的流动速度。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建设,高铁网络化时代所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使得人们在时间距离和相对经济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地理距离逐渐增大。那么,我国高速铁路通车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是否会通过降低时间和沟通成本改变风险投资机构的地理亲近性,进而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监督,最终对被投资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呢?研究这些问题,对深入了解我国风险投资对被投资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推动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被投资公司的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并未对此做出明确解答,本文以我国高速铁路通车这一准自然实验对风险投资影响创业企业进行研究,试图全面系统地分析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高铁通车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对风险资本的投资行为影响以及时空压缩背景下的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创新。
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风险投资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关系的有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时空压缩理论,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以及风险投资影响被投资公司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全面分析了风险资本的不同投资策略对被投资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包括分阶段投资、联合投资以及投资时企业所处阶段等;其次,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区分风险投资的投前筛选和投后增值效应的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筛选”效应和“价值增值”效应。接下来,基于交通运输发展对地区可达性及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基础,本文将高速铁路通车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纳入分析框架,分析了时空压缩效应对风险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第四,基于高速铁路通车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了时空压缩背景下风险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风险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分阶段投资以及风险投资分阶段投资总轮次对专利总数和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都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发明专利更能体现专利的质量,结果表明有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更加重视企业的专利质量。然而,风险投资机构采取辛迪加投资的策略不利于被投资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可能的原因是当采取辛迪加投资的策略时,风险投资机构存在搭便车现象。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阶段越靠后,越不利于被投资公司创新能力的提高,风险资本投资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能有效降低创业企业的融资约束,更有可能提升其创新能力。
其次,风险资本存在明显的投资前“筛选”效应,在投资时选择了那些创新水平较高的公司,并且风险资本在投资后并没有显著提高被投资公司的创新能力。但是在考虑样本选择偏误之后发现,存在遗漏的影响风险投资筛选被投资企业时的不可观测因素。在考虑了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之后,风险投资机构能显著提高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水平。
第三,高铁通车之后,风险投资更倾向于采取分阶段投资策略。加入地理距离圈层的虚拟变量后分析发现,高铁开通之后对于600千米以内的被投资公司,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采取分阶段投资策略,高铁开通对风险资本投资策略的影响仍然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同时,风险投资对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投资显著增加,有助于缓解处于企业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公司融资约束的问题,说明高铁的通车能降低风险投资的出行成本和信息搜集成本,加强对这类企业的沟通交流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推动创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国有企业在创新能力、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较低,风险投资通过增加分阶段投资的总轮次来为所投资的国有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时对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联合投资的策略,加强对国有被投资企业的监督。
最后,高铁通车之后,对有风险投资支持公司的专利总数和发明专利数量有显著的增加作用,时空压缩效应改变了原有地理距离对风险资本的时空约束,通过降低风险投资机构与被投资公司之间的沟通往来成本,加强对被投资公司的监督以及为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等方式,提高被投资公司的创新质量。在投资距离小于500千米的范围内,高铁通车所引起的时空压缩效应,显著提高了有风险投资支持的被投资公司的专利总数和发明专利数量,意味着风险投资机构更加重视被投资公司的创新质量,而不仅仅只关注专利数量的增加。时空压缩背景下,风险投资机构能显著提高非同一地区的被投资公司的创新水平,风险投资机构能显著提高获得联合投资的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水平。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风险投资机构的引导,促进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的实证结果已证实了风险投资对被投资公司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但是我国风险投资机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风险资本的投资阶段偏后,我国政府应制定实施一系列引导政策,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早期初创企业的投资,引导风险资本更多地流向高新技术行业以及创新型企业。二是不断促进创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应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和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发挥以及我国创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成立一些专业的信息中介和咨询机构,减少风险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提高其投资效率,发挥其对促进创业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应不断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创业企业的创新意愿,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三是加大对高速铁路建设的投资,重视高铁对风险投资及知识溢出的作用。应重视中西部地区的高铁建设及高铁分支线路的建设,促进我国高铁形成更密集的网络,风险投资应充分利用高铁带来的出行成本及监督管理成本降低的优势,提升其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能力,从而促进被投资企业的发展。
本文可能的增量贡献在于以下三点:
首先,本文拓展了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以往文献仅仅分析了风险投资的地理亲近性,与既有文献有所创新的是,本文在考虑风险投资与被投资公司之间地理距离的基础上,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以高速铁路通车这一外生变量进行准自然实验分析,研究高铁通车通过改变地理距离的时空约束,产生时空压缩效应的背景下,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而丰富和拓展了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
第二,本文将时空压缩与风险投资的研究拓展到微观层面。我国现有研究时空压缩与风险投资的文献仅局限于城市层面,分析时空压缩对高铁沿线城市获得风险投资金额及退出成功率的影响,对时空压缩影响风险投资的地理偏好进行分析,尚无文献研究深入到企业层面,更没有文献研究时空压缩背景下的风险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本文将时空压缩与风险投资的研究拓展到企业层面,从微观层面研究时空压缩背景下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一步丰富时空压缩影响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第三,本文将地理学分析法纳入研究分析框架中。鲜有风险投资相关的文献选取地理学分析法研究相关问题,本文利用地理学分析方法绘制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范围图,以及时空压缩影响下我国风险资本投资的变化图。
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风险投资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关系的有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时空压缩理论,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以及风险投资影响被投资公司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全面分析了风险资本的不同投资策略对被投资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包括分阶段投资、联合投资以及投资时企业所处阶段等;其次,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区分风险投资的投前筛选和投后增值效应的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筛选”效应和“价值增值”效应。接下来,基于交通运输发展对地区可达性及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基础,本文将高速铁路通车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纳入分析框架,分析了时空压缩效应对风险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第四,基于高速铁路通车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了时空压缩背景下风险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风险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分阶段投资以及风险投资分阶段投资总轮次对专利总数和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都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发明专利更能体现专利的质量,结果表明有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更加重视企业的专利质量。然而,风险投资机构采取辛迪加投资的策略不利于被投资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可能的原因是当采取辛迪加投资的策略时,风险投资机构存在搭便车现象。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阶段越靠后,越不利于被投资公司创新能力的提高,风险资本投资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能有效降低创业企业的融资约束,更有可能提升其创新能力。
其次,风险资本存在明显的投资前“筛选”效应,在投资时选择了那些创新水平较高的公司,并且风险资本在投资后并没有显著提高被投资公司的创新能力。但是在考虑样本选择偏误之后发现,存在遗漏的影响风险投资筛选被投资企业时的不可观测因素。在考虑了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之后,风险投资机构能显著提高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水平。
第三,高铁通车之后,风险投资更倾向于采取分阶段投资策略。加入地理距离圈层的虚拟变量后分析发现,高铁开通之后对于600千米以内的被投资公司,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采取分阶段投资策略,高铁开通对风险资本投资策略的影响仍然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同时,风险投资对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投资显著增加,有助于缓解处于企业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公司融资约束的问题,说明高铁的通车能降低风险投资的出行成本和信息搜集成本,加强对这类企业的沟通交流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推动创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国有企业在创新能力、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较低,风险投资通过增加分阶段投资的总轮次来为所投资的国有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时对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联合投资的策略,加强对国有被投资企业的监督。
最后,高铁通车之后,对有风险投资支持公司的专利总数和发明专利数量有显著的增加作用,时空压缩效应改变了原有地理距离对风险资本的时空约束,通过降低风险投资机构与被投资公司之间的沟通往来成本,加强对被投资公司的监督以及为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等方式,提高被投资公司的创新质量。在投资距离小于500千米的范围内,高铁通车所引起的时空压缩效应,显著提高了有风险投资支持的被投资公司的专利总数和发明专利数量,意味着风险投资机构更加重视被投资公司的创新质量,而不仅仅只关注专利数量的增加。时空压缩背景下,风险投资机构能显著提高非同一地区的被投资公司的创新水平,风险投资机构能显著提高获得联合投资的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水平。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风险投资机构的引导,促进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的实证结果已证实了风险投资对被投资公司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但是我国风险投资机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风险资本的投资阶段偏后,我国政府应制定实施一系列引导政策,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早期初创企业的投资,引导风险资本更多地流向高新技术行业以及创新型企业。二是不断促进创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应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和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发挥以及我国创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成立一些专业的信息中介和咨询机构,减少风险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提高其投资效率,发挥其对促进创业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应不断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创业企业的创新意愿,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三是加大对高速铁路建设的投资,重视高铁对风险投资及知识溢出的作用。应重视中西部地区的高铁建设及高铁分支线路的建设,促进我国高铁形成更密集的网络,风险投资应充分利用高铁带来的出行成本及监督管理成本降低的优势,提升其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能力,从而促进被投资企业的发展。
本文可能的增量贡献在于以下三点:
首先,本文拓展了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以往文献仅仅分析了风险投资的地理亲近性,与既有文献有所创新的是,本文在考虑风险投资与被投资公司之间地理距离的基础上,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以高速铁路通车这一外生变量进行准自然实验分析,研究高铁通车通过改变地理距离的时空约束,产生时空压缩效应的背景下,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而丰富和拓展了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
第二,本文将时空压缩与风险投资的研究拓展到微观层面。我国现有研究时空压缩与风险投资的文献仅局限于城市层面,分析时空压缩对高铁沿线城市获得风险投资金额及退出成功率的影响,对时空压缩影响风险投资的地理偏好进行分析,尚无文献研究深入到企业层面,更没有文献研究时空压缩背景下的风险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本文将时空压缩与风险投资的研究拓展到企业层面,从微观层面研究时空压缩背景下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一步丰富时空压缩影响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第三,本文将地理学分析法纳入研究分析框架中。鲜有风险投资相关的文献选取地理学分析法研究相关问题,本文利用地理学分析方法绘制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范围图,以及时空压缩影响下我国风险资本投资的变化图。